每次和黃彥男聊天或開會,兩人總是很自然地會從人文出發來聊AI。他是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是國家資訊科技智庫的重要成員,也長年關注AI與人文的發展。
最近,我們進一步和幾位朋友開始聚焦AI人文議題,討論「AI的人文化」與「人文的AI化」的種種可能。黃彥男認為,「AI的人文化」與「人文的AI化」是兩個看似相似但實際上略有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讓AI科技更人文、更人性;後者則是強調以AI科技來協助各項人文發展,成為文化的推手而不是殺手。
黃彥男說,「AI的人文化」強調將人工智慧融入到各個領域中,同時保持人類的價值、情感、道德和文化等方面的特質。在這個理念下,AI不僅僅是冰冷的技術,而是可以與人類共同發展的夥伴;而「人文的AI化」則著眼於將人文領域的觀念、價值觀和方法融入到AI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中。這意味著在以AI推進人類的文化和社會發展,以AI來協助人文資源發展。
「AI的人文化」所蘊含的理念,揭示了人工智慧不再僅僅是冷漠的程式碼和數據,而是能夠與人類合作共榮的夥伴。這種理念在實踐中可以體現為,AI技術的應用不僅追求效能,同時也關注人類的情感、價值觀和文化特質。舉例而言,在醫療領域,AI可以幫助醫生診斷疾病,但同時也應考慮到醫病關係中的人情味。這種人本取向的應用,不僅在技術層面上提升了成果,更加深了科技與人之間的聯繫。
另一方面,「人文的AI化」是將人文價值注入到AI技術的開發和運用中。這種方法強調,我們可以從人類的智慧、創造力和道德標準中汲取靈感,以指導AI的發展,以AI創造更多的人文資源。
例如,將倫理準則融入到自動駕駛車輛的決策過程,確保車輛在危險情況下做出符合人類價值的選擇。這種方法不僅讓AI更貼近人性,也反映了人類對科技發展的負責任態度,也讓人文更進化。
借鑒美國哈佛等一流大學的經驗,黃彥男認為,應該深入思考台灣應有的策略與行動。在美國各頂尖大學,教授和學生們已經認識到AI技術的潛力,不僅在理工科領域,而且在人文領域,都在探索如何將AI運用於研究和創新中。例如利用AI處理大量歷史檔案,為社會科學研究提供新的途徑。在台灣,雖然我們還在討論AI的應用,但也應該逐步將AI技術引入各個領域,讓AI與人文價值緊密相連。
科技的目的永遠是人,AI應該能夠讓人類更進步的科技,而不是讓人弱化甚至失去價值的工具。在推動AI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保持對人的尊重和關懷,確保技術的發展能夠更好地服務於人類的需求和福祉。同時,我們也應該不斷思考AI技術在人類社會中的合適應用,如何保障隱私、道德和文化的平衡。
「『AI的人文化』與『人文的AI化』的思想在台灣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和實踐。應該以開放的心態,鼓勵不同領域的人才參與AI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創造出更加富有人文關懷的科技未來。」黃彥男說。
無論是在教育、醫療、文化還是其他領域,AI都可以成為一個助力人類進步、服務人類社會的強大夥伴。通過將「AI的人文化」與「人文的AI化」理念融入到台灣的科技發展中,共同開創一個更加人本、包容和有益的未來。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點子農場/AI的人文化與人文的AI化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62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