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目前綠運輸使用率約6成,交通局長謝銘鴻盼2030年達7成,並直指友善的步行環境是推廣大眾運輸的基礎;而「我的減碳存摺」,希望朝減碳量換商品或服務的方向邁進。
交通局統計,目前低碳綠運輸使用率約6成,其中最多的為步行18.6%、捷運14.4%次之、市區公車12%,其他還有計程車、自行車、高鐵、台鐵等。
謝銘鴻直言,「改善行人環境是推廣大眾運輸的第一步」,行走起來友善安全,才有誘因讓民眾去搭捷運公車或走路上下班等。
謝銘鴻表示,機車退出人行道2.0,便是不再新增人行道上的機慢車停放區,原有的也逐步取消,恢復人行功能,至去年底已完成中山、民權、敦化、仁愛、羅斯福等5條主幹道,預計2026至2027年累積完成38條主次要幹道的機退工程。
而參考新加坡「銀髮區(Silver Zone)」的「交通友善區」也在大學裏試辦,彎曲道路、行人欄杆等工程已做得差不多,同時把限速再調低,由時速30公裏降為20公裏。
在停車管理部分,2018年實施機車停車格收費,截至去年10月已達6萬5911格、佔27%,並調整停車費率上限,盼促進格位周轉率。
謝銘鴻表示,不管是機退2.0、停車格收費、友善區等,都是適度增加汽機車使用者的不便,進而扭轉「車本導向」;而YouBike前30分鐘免費,預期將增加汽機車使用者短途移動使用意願。
謝銘鴻指出,1200月票的上路,也讓基北北桃約7.33%的私人運具使用者改用大眾運輸,搭配「我的減碳存摺」,將減碳量轉換為抽獎次數,未來考慮減碳量可換商品或是服務。
謝銘鴻說,這是去上海參訪時看到的「碳普惠」概念,也就是私人的碳權交易,台灣目前在這一塊尚未立法,未來如果搭乘綠運輸的減碳量可以販賣,民眾的使用意願應該會更高。
不過,要面臨的挑戰除了碳排量的計算公式需統一,削減停車格後原本的車要停哪、路外停車場腹地從何而來等,都是問題;且很多車輛是來自新北,但雙北對私人運具的管理,如人行道、停車費率等並不一致,管理上有困難。
謝銘鴻說,願景是2030年綠運輸使用率達到7成,搭配捷運路網擴建、市區公車電動化、汽車充電柱、共享電動汽機車等,只要能減少私人運具進北市,「都算賺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行人友善是綠運輸之本 個人碳權交易有望助攻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9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