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辰;刺耳的Whistle
上一篇《金融史、法制體系與技術周期:RWA的萬億敘事經不起推敲》反響不錯,許多朋友在不同平台讀到這篇文章,然後通過各種方式聯系到我,交流彼此關於RWA以及行業未來的看法。
關於RWA,既有共識,也有存在異議的地方,但無論如何,「刺耳的Whistle」發出了刺耳的哨音(而不是四平八穩誰也挑不出刺也誰都不得罪的復讀機放送),並吸引了同樣尖銳的回應,我們的觀點就這樣在討論中不斷校正得更加准確。
本文是與其中兩位朋友互相交流(或論战)而形成的整理及反思。
這位朋友來自傳統金融行業,曾在華爾街從事過多年的衍生品設計、定價和交易工作,可以說是關於衍生品(包括證券化)深入堂奧的內行人。
我們認識已有兩年多,他經常批評我在金融方面的淺薄,扎心的是他說的往往是對的。這次我們聊了四十來分鐘,他是RWA的非利益非相關者,但對我在文章中的「證券化」概念提出異議,並且對RWA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斷。
最後,我對他關於「證券化」概念的正本清源心服口服,不過在關於RWA未來走向的判斷上則持保留意見。
他關於「證券化」所勘誤的點在於那篇文章討論的「證券化」(Securitization)是狹義的概念,並不適合放在「金融史上的證券化」的尺度來討論,因爲真正的證券化其實從16世紀的荷蘭就出現了,也就是股票和債券。這些就是證券化,但大家都直接稱之爲股票、債券、期權之類。
後來才开始把非標資產也進行證券化,也就是我在文中所討論的證券化。比如做房產抵押貸款債權的MBS(房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做房地產以外的各種應收账款的ABS(資產支持證券),還有做擔保債務憑證的CDO(擔保債務憑證)。
所以我所討論的證券化是指後來產生的新的金融工具,它是狹義的證券化。現在我修正一下表述——今天鼓吹的RWA的萬億市場,絕大部分其實是ABS的市場,他們吹牛皮的時候仿佛遺忘了有ABS這回事。
這位朋友不僅補充了「證券化」的定義,還表達了對「代幣化」的期待。
他認爲證券化只能做到交易,而代幣化則意味着還可以添加其他功能,非常有想象空間。
他覺得我對於RWA(主要是STO,證券型代幣發行)的批評太過於苛刻,雖然現階段的代幣很大程度上只是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但未來還是有潛力演化爲具有更強描述能力的token,而不僅僅是貨幣。
我完全認同他對於代幣化的未來的看法,事實上我在那篇文中舉例Solv Protocol,就是因爲他們提出了ERC-3525,發明了介於FT與NFT之間SFT(多說一句,FT和NFT只是現實已經存在的資產形式的映射)。話說另一位朋友,發來了他們的EIP-7797提案。
所以我們唯一的分歧點在於對未來的判斷。
我認爲現在大多數RWA項目沒戲,因爲它們先天基因就不夠crypto native,後天環境又不容樂觀,所以寄希望於還很微弱的正在以crypto native的邏輯構建應用層協議的RWA項目。
他認爲應該拋开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先做起來再說,現在有人愿意去做RWA的交易所,後面自然會冒出適合RWA的資產,不能因爲現在沒有合適的資產,就去否定RWA交易所未來沒有價值。
我之所以保留我的觀點,是因爲我覺得RWA交易所對crypto市場的影響還不如現貨ETF(雖然目前也同樣沒啥影響),至少牛市時真的會有熱錢通過ETF湧向crypto行業,但是投資RWA的錢是從傳統金融進入了真實世界,跟crypto行業沒什么關系,唯一賺錢的是交易所本身。
現在很多鼓吹RWA的項目,甚至是想讓crypto的錢進入真實世界,整個邏輯完全顛倒了(crypto市場才多大?!)。
另一位朋友是比萊資本 & 42teach的CEO曾林釧Bruce,他寫了一篇《駁〈RWA萬億敘事泡沫論〉》,雖然我們在觀點上針鋒相對,但在共同認識的朋友拉的小群裏,我們初次認識就商業互捧起來,並約定來一場space正式辯論,本文只是《駁〈駁《RWA萬億敘事泡沫論》〉》。
雞與蛋
我們的第一個分歧點跟上一位朋友一樣,也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爭論。他們都支持「先有交易所,再有資產」,而我則持保留意見。
Bruce在文中提出應該先讓汽車上路,再迭代實現量產。在他看來,我給RWA降溫,相當於是一個嘲笑剛發明的汽車不如驢車的保守派。
可事實上我不是嘲笑汽車行業沒有未來,而是指出不能把剛發明的汽車當作未來。
汽車的歷史往往是追溯到1885年的奔馳,但法國人在1769年就制造了由蒸汽機驅動的三輪汽車。如果當時的人把這款三輪汽車作爲經典款式來布局未來汽車行業,那顯然大錯特錯了。
從汽車說回到RWA,我對RWA的未來非常樂觀,只是我不認爲贏家屬於現在做RWA的諸位。原因就是前面說的現在大多數RWA項目先天基因就不夠crypto native,後天環境又不容樂觀(主要是牽涉整個法制體系的調整),所以我還是更看好那些以crypto native的邏輯構建應用層協議的RWA項目,盡管現在還很微弱。
Web3與香港
第二個分歧點是政策支持力度。Bruce認爲是香港需要Web3,而不是Web3需要香港。
站在上帝視角確實是這樣的,但你得站在具體的行動者的立場上來理解他們的邏輯,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推演。
我已在上篇文章中充分提及(但沒有展开說明)讓RWA配套這件事的難度,理由是立法已經很難了,何況還是關於金融體系的立法,復雜度遠遠高於驢車還是汽車上路的交通法。
我的觀點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如果港府有重構金融領域法制體系的魄力,那么請先把作爲亞洲金融中心的基本盤重新激活再說,事實上就流動性而言港股已經成沼澤地了,這件事情在輕重緩急的優先級上遠遠高於還是新概念的RWA。
技術夠用論
第三個分歧點在於對技術周期的判斷上。
Bruce認爲就目前的STO/RWA而言,以太坊+Layer2已經基本夠實現token化了,而我認爲現有的底層基礎設施遠遠不夠。
扎心地說,現有的Layer2是廉價版的以太坊,它並沒有技術範式上的升級,當然ZK、跨鏈等方向確實在不斷進步之中。
而且即使是在現有的底層基礎設施上做RWA,那也應該有協議層的創新,才能支持定制化的token,FT和NFT只是在模擬那些現實中已經存在的資產形態。
現在大多數關於RWA的討論,就像是相90年代的人討論新出現的掌上電腦,它的確很酷,但它以及基於它开發的各種應用早就消失了,直到2007年帶有範式革命的iPhone的亮相才真正开啓了未來。
所以我的觀點一言以蔽之,要么專注於基於現有的操作系統去發展協議,要么專注於迭代新的操作系統。
我跟以上兩位朋友的分歧看起來非常明顯,但我們再來看一下共識,就會發現這些分歧都是細枝末節上的分歧——我們都非常看好crypto的未來。
盡管AI現在風頭正盛,已經突破了技術臨界點,但我仍然堅定地看好crypto。其實今年已經有不少行業內的朋友表達了對未來的擔憂,理由是目前確實沒有出現大的技術迭代,再加上政策端和金融端的風險,很可能這個行業就跟歷史上很多技術風口一樣曇花一現就沒了。
但我還是認爲,Web3/元宇宙/DWeb的方向沒有任何問題,到來是遲早的事情,只是技術路徑上誰統治誰還尚未可知,那么crypto還是有機會去攻佔它!
只是極度樂觀的Bruce已經躬身入局革命去了,而審慎樂觀的我則看着他們做無謂的炮灰,並繼續尋找更適合的路徑。
當然,還有其他朋友的交流和反饋,本文就不一一分享了。
距「刺耳的Whistle」發布第一篇《關於Whistle,我們是誰?》過去了三個多月,我們收到最多的反饋是我們的聲音真的不一樣。甚至被誤認爲是來自傳統金融的做空機構,畢竟發出的批評聲音太多了……
這些都說明我們的階段性目標已經實現——「Whistle先從自媒體开始,用一個季度的時間去讓行業聽到我們的聲音。」Whistle會繼續向市場發出清晰甚至刺耳的聲音,也會發布更多具有建設性的內容,比如關於ZK與跨鏈的實現路徑之類。
我們堅信現在二級市場正在觸底(但還沒有到底)且一級市場正在酝釀新敘事的關鍵時刻,歡迎各位在不同領域前行的朋友,無論是認可還是反駁,都非常歡迎一起交流~
正如「刺耳的Whistle」成立以來的理念:
每一輪牛市都有新的敘事,而敘事之下是技術、市場、政策等不同因素的演進,在快速迭代的 crypto行業,能夠對這些因素的底層邏輯和趨勢有所洞見的人,往往是深耕細分賽道數年的研究員、項目方(而不是剛接觸到這些新概念的人)。
他們在行業裏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長期的追蹤、研究和實踐,形成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但他們真實的聲音不能爲市場聽見,淹沒在了噪音裏。
我相信這些從不同視角出發的觀點在碰撞中才會更接近於真相。比如本文提到的兩位朋友,他們的經驗與思考是躬身入局才得來的,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無論是認可還是反駁,能共振的都是同頻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RWA 的現實與幻想:不能以當下的技術路徑去布局未來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70275.html
標籤:R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