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公司選擇延後,或甚至避免公開上市,OpenAI以及SpaceX等科技巨擘都是如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顯著退燒。由於散戶很難買到未上司公司股票,代表僅有少數人能從業者的上行空間中獲利,多數潛在投資人只能在場邊觀望。
全球上市公司家數在過去20年來持續萎縮。根據證券價格研究中心(CRSP),單單在美國,上市公司的數量減少接近一半,從1997年的7,500家,降至如今的不到4,000家。
有愈來愈多專業投資者,尤其是投資機構,聚焦未上市公司。雖然這類公司風險較高,但所吸引到的可取得資本,比重不斷提高。投資轉向私募市場,導致像OpenAI以及SpaceX這樣的公司,出現幾乎難以滿足的潛在買家需求。
馬斯克的SpaceX公司,估值剛觸及3,500億美元,足以名列標普500指數的前25大公司。OpenAI則在新一輪募資中籌到66億,使其估值來到1,570億美元。金融科技巨擘Stripe,買回的自家股票估值約700億美元。軟體公司Databricks剛募得100億,估值達到620億美元。
只要初期投資人和員工滿意,未上市公司能受惠於更寬鬆的監管環境,且不必處理維權投資者對變革的要求,或是揭露商業機密或其他祕密資訊。
顧問公司貝恩(Bain)統計,10月為止,私募股權公司持有的非上市公司,總值約在3兆美元。私募股權公司籌資,以便讓公司下市、或讓企業維持未上市狀態。
數據顯示,美國5.7萬多家未上市公司中,大約三分之一屬於後期階段或風險投資成長階段,可以準備上市掛牌。
上市公司與未上市公司的差別之一,是上市公司的股價會在股票交易所即時公布,但未上市公司的股價,在許多情況下都是祕密。
▪敘利亞阿塞德遭推翻後首發聲 稱離境「非事前計畫」
▪敘利亞萬人塚恐還有66處 揭阿塞德政權「死亡機器」
▪首位踏足敘利亞領土的以國總理! 內唐亞胡訪緩衝區
▪超大蘑菇雲衝天畫面曝!以色列猛轟敘利亞 炸出規模3.0地震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投資人只能在場邊觀望 為何OpenAI等企業選擇不公開上市?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40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