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將至,彰化推動「以功代金」,鼓勵民眾將購買紙錢的金額,捐款給需要幫助的社福團體,縣府今年還提供「功德狀」,讓民眾以此功德迴向祖先,不過民俗專家認為,祭祀金紙減量是趨勢,但不能曲解金紙在宗教上的意義,不該解釋成將給祖先的錢改捐給別人,「這樣功德是給主辦單位嗎?」
彰化縣府為降低金紙露天燒的問題,連續多年結合縣內26鄉鎮市公所於公墓和納骨塔,設置45處紙錢集中點並提供清明節疏文供民眾使用,近年每年集中送往溪州焚化爐燒的金紙量約1400多公噸,也有許多社區、宮廟加入;環保局指出,考量還是有許多家戶燒金紙,近年積極推動「以功代金」,希望民眾減少燒紙錢的量。
彰化環保局推以功代金捐款去年總額達約14萬元,相較前年總額約5萬元,增加超過2倍以上,環保局說,今年「清明節以功代金」,從3月23日至4月4日間,民眾可到超商捐款(指定彰化縣以功代金),將收據上傳到彰化環保局紙錢清運Line帳號(ID:@158kcebh),環保局將提供「功德狀」,讓民眾以此功德迴向祖先,環保局也加碼向社福團體訂製「文創咖啡包」,民眾憑捐款收據可免費兌換。
民俗專家蒲慶峰說,燒紙錢是在儒教之後才有的作法,是民眾表達孝心的方式,現在環保觀念興起,加上時代變遷,祭祀簡化、減少燒金紙都合理,但祭拜祖先屬於24孝內的一種實踐,民眾若是願意捐善款積陰德固然好,但公部門推的「以功代金」不能解釋為將原本要給祖先得錢拿去給別人用,這樣講不通,「有洗錢的嫌疑」。
蒲慶峰表示,金紙中的「庫錢」是亡者在冥界財庫的錢,有些晚輩怕長輩沒有錢可花,會多燒一點表達心意,不過若長輩有有靈性確實可以拿到,沒有靈性的話也等是燒廢紙,可以減量。
另像金紙「更衣」代表日常生活用品,中部稱的「四方金」用途比較廣泛,可表達對祖先的敬意和思念,也可作為祭品獻給神明,燒這些金紙表達心意即可,也不需要太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政府清明推「以功代金」捐善款 民俗專家:功德算誰?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9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