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逐漸改善的二仁溪,已不再是過去的「黑龍江」,近幾年每到冬春候鳥季也可見黑面琵鷺蹤跡。台灣濕盟近幾天到二仁溪下遊做鳥類觀察,記錄到13隻黑琵,也是近幾年第2高。濕盟表示,黑琵選擇停棲在此,希望引起重視,相關單位能投入更多環境維護及水質改善。
二仁溪與重要支流三爺溪在民國60年代受下遊廢五金回收與熔煉造成的汙染而變色,早期嚴重汙染時溪水墨中帶綠,從民國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因大力拆除這些違法工廠,並展開整治,經過20多年的努力,水質逐漸改善,下遊河段已由重度汙染改善為中度汙染,下遊及出海口以可見魚蝦,也見於民捕鰻苗。
近3、4年來二仁溪下遊也可見到黑琵在此覓食,但數量不多。今年春節前後,台南社大環境小組觀察到4、5隻黑琵,台灣濕盟這幾天也在下遊記錄黑琵數量,最多發現到13隻黑琵聚集在下遊高灘地,也是近年來數量次高,最多曾發現17隻。
台灣濕盟祕書長鄭仲傑說,近幾年都在二仁溪下遊幾個高灘地發現黑琵,雖然數量不多,但意義深遠,除顯示二仁溪棲地環境變好,也希望受到重視,公部門能加大二仁溪環境生態保護的力道,隨著水質改善,生物種類及數量更完整,二仁溪未來會更好成為優質親水環境。
鄭仲傑表示,經觀察,來二仁溪高灘地覓食的黑琵以短期覓食、休息居多,不像七股沿海的黑琵入冬後數個月停棲,而要吸引黑琵停棲,也要看棲地夠不夠完整、穩定與安全,來二仁溪停棲的黑琵除了在高灘地處覓食,也會到附近魚塭,或是北到四鯤鯓、四草,南到茄萣濕地覓食、停棲。在二仁溪看到黑琵,也顯示環境有符合需求,這是令人歡喜的。
台灣濕盟志工記錄著,「遇上牠們的時間是在艷陽高照的午後,灘地上的鳥兒們看上去很慵懶休息的休息,理毛的理毛,覓食的覓食,灘地上除了黑琵,台南濕地三寶裡的另外兩寶也出現了,
看著他們高高的蹲姿 應該是邊休息也在邊警戒著;跟人類的跪姿不同,因為構造的關係,牠們的腳丫是呈現往前的L型,畫面看起來就十分逗趣。」
「二仁溪這條河川,背負著許多過往的故事,也許過去有許多負面形象, 但也是當時時空背景所導致,我們也經常拿著二仁溪的例子,分享給許多大小朋友,讓大家知道環境的破壞可以很短的時間造成,但要恢復卻不是那麼容易,環境有它的恢復力只是最終不一定恢復成原來樣貌,並且需要給它充足的條件、充足的時間,期望這條河川的生命力仍能生生不息,不斷延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13隻黑琵停棲二仁溪高灘地 濕盟:加大環境保護力道不能等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95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