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再延的碳費該如何徵收、會不會如期上路?三月底將見真章,環境部研擬碳費將採三級費率,包含優惠費率兩級及一般費率。環境部長薛富盛日前對媒體說,初步規畫的最優惠方案,排碳大戶的碳排減量若達標,費率至少比一般費率減半,「折扣非常大」。這番話讓外界聽出弦外之音,難道環境部感受到排碳大戶繳昂貴碳費的壓力,想方設法要為大戶減徵?台北市環保局前局長劉銘龍在臉書指出,政府與其為排碳大戶「客製」碳費的優惠折扣,不如調整作法,推動碳定價「雙軌並行」,解決企業碳焦慮。
薛富盛日前表示,2月底碳費的費率審議會委員將到位,緊接著在3月至少召開二次會議,討論碳費費率。薛呼籲被徵收碳費的排碳大戶,若不努力減碳、不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將無法適用優惠費率,一般費率的碳費「應該不會太低」。若企業減碳符合國際高標準的SBTi,「給企業的折扣會非常非常大。」
劉銘龍說,這顯示排碳大戶動輒以億元計算,對企業營運是個負擔。另一方面,中鋼訴求佔其七成以上排碳的冶金用煤,不該納入碳費徵收,但有電弧爐煉鋼業者認為,此減徵不符公平原則。石化業則以景氣低迷公開訴求緩徵碳費。房地產業者則說,營建原料上漲,將使房價上漲,碳費有造成綠色通膨之虞?!工商界也普遍認為碳費不應高於每噸100元......明顯感受到碳費的壓力。
他指出,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目前73個實施「碳定價」的國家或地區當中,有37個是徵收碳稅,36個採取排碳的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ETS),台灣偏偏獨步全球創設一個碳費制度,政府收了這筆錢,美其名可以專款專用在減碳工作上,其實是脫離了國際主流,未來治絲益棼的情形也不難預見。
劉銘龍說,歐盟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制度,從2005年以來,電力與工業已經減量37%,台灣高排碳產業為何不實施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讓有能力、有意願減量的企業,及早布局投資創新減量技術,讓這些產業自我提升在淨零時代的國際競爭力。
他認為,政府與其為排碳大戶「客製」碳費的優惠折扣,呼籲政府不如這樣做:
一、碳排達2.5萬噸以上電力業及製造業,應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ETS),才能有效減量,並且與歐盟的CBAM接軌。
二、未納入前述ETS之製造業、運輸物流、住商服務業(教育、醫療與慈善事業除外),其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達1萬公噸CO2e以上者,徵收碳費。至於碳費何時改為碳稅,牽涉到國家稅制改革,也應該盡快深入討論。
劉銘龍認為,減碳不是少數製造業的責任,透過對高排碳產業實施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運輸住商等用電大戶徵收碳費,推動「總量管制排放交易」及「碳費」二種碳定價工具同步實施,讓台灣碳價能與歐盟等全球逐漸成形碳關稅逐步對接,讓碳定價制度驅動國家淨零轉型,並且兼顧產業發展,在全球供應鏈站穩腳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碳費很貴收不下去?劉銘龍:政府與其「客製」優惠折扣 不如這樣做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93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