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蔣萬安將2050淨零碳排列為施政重點,除了由交通局推廣綠運輸,還發行債券興建捷運、開闢公園綠地固碳,並編列廚餘生質能源處理廠預算。
北市在前市長柯文哲任內即2022年6月通過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成為全國首部2050淨零排放地方法規,8大核心項目分別為除碳、創綠、節電、綠運、減廢、增匯、調適、永續。
蔣萬安上任後也將淨零永續視為重點政策,北市府表示,目標為2030年減碳40%、2040年減碳65%,達成2050淨零排放。
北市府日前率全國之先,掛牌發行新台幣25億元政府「社會責任債券」,資金將全數用於建設捷運,減少私人運具碳排;財政局表示,這是國內政府機關首先掛牌發行社會責任債券,也是國內政府機關首例將計畫書內容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連結。
工務局則從汙水處理及打造密集綠覆固碳城市著手。工務局表示,內湖廠及八裏廠112年度獲頒環境部「產品碳足跡標籤證書」,而今年底民生水資中心將試運轉,逐步朝2030汙水完全自主處理邁進。
工務局指出,藉由增加遮蔭與植樹,為台北體感降溫,並針對社子島地區開發預計新闢約81公頃公園,加上每年以開闢1公頃公園綠地為目標,至2050年北市將可新增約109公頃公園面積。
以1公頃公園綠地約可增加8.5公噸固碳量計算,屆時將可增加935公噸固碳量,透過林相改良來優化林相並增加碳匯,已完成內雙溪自然中心、士林第八公墓、指南及圓山風景區等地共計約7公頃的林相改良。
環保局則積極導入創能儲能概念,流廁車、水質監測、烏賊車稽查等,都要全面擴大「發電自用自足」;另外,規劃內湖焚化廠轉型為綠能園區,也要改善焚化爐、提升發電效率,從原有10%增加到25%,透過發電賣錢,也為再生能源做出貢獻。
都發局則提出「低碳家園3策略」,表示要降低環境溫度雖然困難,但可以創造優適宜居環境,首先是體感降溫減碳,利用水綠降溫、通風散熱、遮蔭涼適策略,營造戶外舒適體感環境。
其次是建築能效降碳,利用建築能效標示管制,減少建築使用階段用電、用水、瓦斯等排碳量;最後則是由公部門主導,推動實際計算樹冠覆蓋率及垂直綠化的台北綠容積,強化公園綠地及人行道綠遮蔭品質,未來北市府公共工程也將全面提升建築能效等級。
在法規與預算部分,環保局指出,已編列興建廚餘生質能源處理廠的預算,將廚餘肥料化或能源化,已經列入淨零碳排轉型計畫,預計今年啟動相關程序。
工務局為提升北市碳匯,則著手撰擬台北市碳匯經營增量辦法法規草案;都發局將針對密集綠覆、深陽台及連續遮簷設施的建蔽容積計算方式,進行專案都市計畫擬訂,預計今年完成第一階段法治化程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淨零碳排北市動起來 綠覆固碳、廚餘變生質能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90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