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楠梓、橋頭交界的高雄都會公園佔地95公頃,是北高雄重要的森林公園與人文據點,不過在15年前設立的二期園區卻頻遭民眾抱怨綠蔭不足、雜草落葉遍佈,反觀一期園區規畫完善、遊客與藝文活動多,民眾認為園區隸屬的國家公園署明顯規畫失衡,對住在一、二區附近的民眾差別待遇。
面積95公頃的高雄都會公園分為一二期園區,前者在民國85年啟用,後者民國98年將垃圾掩埋場重新使用,兩區相差13年,規畫截然不然;有民眾抱怨二期園區道路綠蔭不足、設備老舊,大量落葉堆積在溜滑梯下,一期園區常有藝文活動、路樹植被充足,人潮更是多出二期許多,有明顯落差。
綠地達30萬坪的高雄都會公園每日遊客眾多,以青埔溝為分界,分為一、二期園區,去年9月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成立時,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長張登文曾說會持續改善步道系統並活化設施,但記者走訪二期園區,步道上樹木稀疏、缺乏遮蔭,許多水泥建設旁的植被也已枯黃,有遊具封鎖多年未拆除。
反觀由台糖青埔農場改建的一期園區佔地35公頃,有網球、棒球、槌球場,也有多個場館,包括遊客中心、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環境教育館、兒童圖書室等,也有大型表演廣場、兒童遊戲場,平日有許多民眾踏青健行,也有學生會彈琴拍照,從衛星圖上可明顯看見一、二期在綠樹、設施密集程度差別。
高雄都會公園管理站主任蔡益銘解釋,一二期的地形不同,一期屬平地、土壤厚度高,能承重較多建設與綠樹,二期下方因存有900萬噸垃圾,上方僅能有簡易設備,無法有大型建築與加強植被,二期的規畫以靜態、森林復育為主軸,反觀一期因面積小、硬體設備多,自然民眾聚集下就有許多藝文活動。
對於民眾認為二期的落葉遍佈、設備老舊,蔡益銘回應,一二期的委外清掃人員是同樣配置,園方會針對重點區域做加強清掃、整治,二期受限於地質因素且較晚開發,只能做點狀規畫,植被與建設確實無法如一期般完整,目前二期場地仍會租借給民間做健行活動、校園營隊等用途。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高雄都會公園二期缺乏植被、落葉多 民眾怒:差別待遇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9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