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危機已導致歐元區與英國製造業者一年來首度遭遇供應鏈惡化,元月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標(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的次指標之一)降到50以下,顯示多數製造業者表示供應商交貨到工廠的時間拉長,可能加重歐洲通膨壓力,並使製造業者雪上加霜,影響層面已擴及汽車製造業。
野村控股經濟學者莫蘭表示,這項指標「明確顯示歐洲開始感受到紅海危機對企業的衝擊,且發生的時間比預期更早」。
紅海航線通常佔全球海上貿易量的15%,包括全球8%的海運穀物,12%及8%的海運石油及液化天然氣(LNG)貿易量。
德國、法國及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的供應鏈均告惡化,希臘受創最重。由於貨輪改道南非好望角,連汽車製造業也都感受到衝擊,特斯拉德國廠,富豪比利時廠,及鈴木匈牙利廠的部分生產線,都已停擺。
從去年10月19日葉門反抗軍青年運動(又譯胡塞)開始攻擊紅海貨輪以來,此一航線的貨運量已急劇減少。截至元月28日止的一周內,穿過蘇伊士運河的貨輪數比10月底減少65%。亞洲-地中海航線的海運費率比去年11月大漲290%,亞洲-北歐航線的漲幅也類似,英國等歐洲國家元月的供應鏈投入價格已經上漲。
許多經濟學者擔憂紅海危機對全球通膨的衝擊。牛津經濟學公司(Oxford Economics)學者拉考表示,未來數月海運成本可能居高不下,預估將使歐元區整體通膨率上升0.3~0.4個百分點,主要衝擊將在今年下半年顯現。
但野村經濟學者莫蘭認為,整體通膨風險「不會很嚴重」,因為有替代航線,且貨運幹擾並非發生在需求旺季。
英國央行總裁貝利1日在利率決策會後表示,紅海問題對消費者物價的影響,目前為止仍有限,但如果貿易持續受到幹擾,情勢就可能改變,進而讓央行對通膨的預測出現上行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紅海危機掃到歐洲車廠 製造業雪上加霜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8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