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EigenLayer的基本原理。這個原理理論上可以將以太坊的安全延申到海量的項目中。
這就給了EigenLayer這個項目巨大的想象空間,也因此EigenLayer得到了相當數量的風投資助。
此外,EigenLayer本身也开啓了激勵模式,激勵用戶從測試網开始就參與項目的質押活動。
綜合考慮這些要素,生態內的用戶幾乎一致期待EigenLayer屆時會有海量的空投。
EigenLayer是整個再質押賽道的核心,連它都打开了這樣的預期,那自然無論是用戶還是項目方就更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了。
尤其對野心勃勃的項目方而言,這個生態是有可能出現除EigenLayer之外的巨頭的。
當下的項目方們是怎么入局的呢?
那我們就要再審視一下EigenLayer的白皮書了。
EigenLayer的白皮書描述了四種抵押方式和所用的抵押資產。除了第一種之外後三種中的每一個其實都給了开發者很大的想象空間。其中第二種也即利用衍生的抵押資產xxETH進行再質押的方式是當下最爲火熱的細分賽道。很多項目就是在圍繞這類資產作文章。
主要有哪些項目呢?
目前大概有兩類:
第一類是直接入局的新項目。
這類項目入局主要利用了下面兩個條件:
首先,利用EigenLayer提供的積分機制和空投預期吸引用戶將ETH或者xxETH參與投入到項目中。
然後,項目方自己再設計一套代幣經濟學的機制,通過自己的積分機制或者代幣空投預期再給用戶一層獎勵。
通過這樣的機制,參與項目的用戶就能獲得兩種獎勵:一個來自於EigenLayer,另一個來自於項目方。
這類項目目前有ether.fi、swellnetwork.io、kelpdao.xyz、renzoprotocol.com等。
第二類是趁勢抓熱度的已有項目。
在第一類項目中,當用戶把自己的ETH或xxETH交給項目方後,項目方會給用戶一個憑證代幣,這個憑證代幣是用戶用來取回其交給項目方的ETH或xxETH的。
這個憑證代幣就被一些現有的DeFi項目給盯住了。這些DeFi項目可以圍繞這些憑證代幣設計一些激勵機制激勵用戶將這些憑證存入到這些DeFi項目中。
這類項目比較知名的有pendle.finance。
這個賽道的競爭實際上並沒有很高的技術門檻,卻可以在很短地時間吸引人氣並匯聚TVL。項目們起到的只是一個中介的作用,圍繞EigenLayer作文章,將用戶的ETH或者xxETH吸引過來然後轉存到EigenLayer或者將產生的衍生資產引入到現有的DeFi項目中。
因此,這個賽道也是時下很多創業團隊瞄准的賽道。可以想象的是,這個賽道的競爭現在才剛剛开始,未來新項目還將層出不窮地出現。
由於這個生態的基本邏輯和思路就是產生衍生資產並進行資產抵押,所以難免讓人對這一層層的嵌套可能隱含的風險而擔憂。
對此,EigenLayer的項目方也想到過。
其白皮書主要描述了一種風險:參與再質押的節點可能因爲某種意外被誤傷而罰沒其抵押的資產。
對這種風險,白皮書提出的建議是成立某種委員會對這種狀況進行評審,當委員會認定這屬於意外時,可以把罰沒的資產歸還或者減輕罰沒。
顯然,這種風險只是諸多風險中的一個。人們更加擔心在層層嵌套中累加的資產萬一在外部事件的刺激下發生價格劇烈波動時可能面臨的清算或者這些項目在技術實現中由於疏忽導致的意外。
一旦這種清算或者意外發生,可能不僅連累這個生態,還會連累DeFi生態,乃至最終影響以太坊的安全。
Vitalik去年發表過一篇文章,專門談到以太坊共識過重的問題。在文章中他特別表達了希望以太坊的共識層不要承擔太多的責任,以免系統過於復雜最終不僅無法保障反而會危害以太坊的安全。
擔憂歸擔憂,因爲加密生態是無需許可的,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個系統中構建自己的生態,所以這個發展恐怕是無法遏制的。
這就好比比特幣生態中也有人擔心銘文技術會污染比特幣、增加比特幣的負擔,但銘文生態照樣狂飆突進一樣。
作爲普通投資者的我們,我傾向用比較實際的觀點看待它的發展,適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範圍內參與這個生態並觀察是否能在發展的過程中化解這些風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基於Eigen Layer的再質押賽道(二)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88390.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