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達人摳摳(懶錢包Lazywallet)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說起投資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總會有一些聲音說,「買0050等於買台積電」、「台積電佔一半幹嘛不直接買台積電」,甚至質疑台積電股價爆發期已過,0050、006208未來成長性可能有限,這樣的擔心正確嗎?
以下為影音內容:
近年只要有人提起投資元大台灣50(0050),不論是文章或影片,就會有一些聲音說
買0050等於買台積電0050就是2330+0049
台積電佔一半幹嘛不直接買台積電
諸如此類的話,相信一定很多人都有聽過。
不過如果是在富邦台50(006208)的文章或影片下面,類似爭論跟質疑感覺就少一些,大家專注的點變成同樣追蹤「臺灣50指數」到底要買0050好還是006208好,然後兩派人爭論各自的理由。
網路上各種討論真有趣,常常給出靈感想要去解答,分享自身的觀點。
以下想說明的有三個問題:
1.買0050等於買台積電嗎?2.看好0050直接買台積電不是賺更多嗎?
3.台積電股價這麼高了 0050未來成長是不是很有限?
統一用0050做說明跟舉例,畢竟它存在時間更長,知名度也更高,事實上006208也適用。
以近期的數字來看,光是一檔台積電在0050中佔的權重就高達46、47%,因為它大致上都採用市值加權法,簡單理解就是企業市值越大,權重越高,加上只有50檔成分股所以會這樣。
不過,就算是涵蓋所有上市公司,成分股超過970檔台股大盤、加權指數,1檔台積電的權重也在27%以上,是超級巨獸。
沒辦法,護國神山是台灣市值第一的企業,快是第二名的十倍大,放在全世界是前20名的等級,偶爾還能衝進前10。
所以針對台積電權重太高等於0050不好,設計上有缺陷?
0050是一檔ETF,會依照指數編製規則選擇成分股、安排權重,台積電的權重如此之高,那是因為過去10年努力成長的結果,台積電強大是「因」權重高是「果」;也就是它市值膨脹的速度,遠高於台股其他大企業。
一起回顧0050的歷史就知道,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
0050誕生的時間2003年6月,可以發現從它上市的那一刻開始,台積電就是權重第一名,這一時期佔比17.65%還不算很巨大,第二名到第五名加起來能追過,當年的五大企業如今也都還在市值榜前15名。
下一站去往10年後,2013年6月0050滿10歲,台積電一就是第一名,權重來到2字頭,前5名的成員則有3檔出現變化。
再快轉10年抵達最後一站,2023年6月0050滿20歲,台積電持續霸榜,權重更暴漲逼近5字頭,儘管第二、第三名和10年前一樣,但距離第一名變得異常遙遠。
台積電20年權種變化圖:
選擇每年的6跟12月當代表,台積電佔0050權重,第一個10年大多在15%上下徘徊,2006年12月權重13.55%是個低點,神山過去的影響力沒有大家想得那麼誇張。
能有今天屹立不搖的地位,是在0050第二個10年開始起飛,2020年12月權重更來到49.22%,這幾年的故事相信所有台灣人都很熟悉,全球市佔近6成,先進製程市佔更在9成以上。
在圖中能看到台積電在時間長河中多是一步一腳印慢慢往上爬,紅花總要配綠葉,在0050的20年歷史長跑,除了台積電第二到第五名的夥伴來來去去,想長期站穩也是不容易,但是鴻海(2317)做到了。
鴻海是唯一一位陪伴護國神山長跑20年,始終沒有跌落TOP5的堅強夥伴,2006年12月是台灣兩大重量級企業十分接近的時刻,往下的台積電與向上的鴻海,差距僅有小小的1.10%,不過最終沒有交叉,緊接著2007年也沒有明顯拉開,到了2010年哪是第二名,最後還算看的見頭尾燈之時,此後直到今天台灣再也沒有任何一間企業能挑戰台積電了。
這是一種選擇,但ETF有分散風險和汰弱留強的效果,這是很重要的特色,看投資人喜歡哪一種。
假如未來台積電表現好,單押肯定很賺錢,而投資0050同樣受益,何況我們無法確定另外49檔績效會不會更好。
假如未來台積電不好,那單押就慘了,至於投資0050是賺還虧很難說,同樣要看另外49間的表現。
投資一檔跟分散50檔終究是很不一樣的投資策略。
市值加權的機制下,台積電固然權重巨大,但這是一種被動投資,不制定特定的選股策略,也不做人為幹涉。
未來如果其他企業高速成長,跑比台積電更快,是有可能拿走權重改變目前的生態。
也有可能台積電自己走下波,那權重會逐漸縮小,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台積電持續強盛市值不斷長大,速度也海放其他企業,那在0050中突破50%也不是不可能。
◎本文內容已獲 懶錢包 Lazy Wallet 授權,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投資0050、006208就等於買台積電? 她解析三疑惑:個股跟分散50檔終究不同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84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