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的高「鴿」言論,讓債券投資人重燃希望,紛紛搶進債券ETF,想大賺一波「時機財」,甚至國泰美債20年(00687B)買氣爆棚,也讓國泰投信提出追募申請。不過,在債券市場迎來春燕的時刻,投資人搶進前要注意什麼事?
近日以來,隨著美國聯準會(FED)第三次決議利率按兵不動,再加上聯準會主席鮑爾暗示升息循環結束,2024年可能降息的高「鴿」一曲,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從十月中一度突破5%,如今已回檔至4%不到,甚至一度觸及七個月的低點,來到3.847%。
也因為殖利率的下滑,讓債券價格連連攀升,讓不少投資人認為布局債券的時機到了,因此開始搶進債券ETF。
不過,投資人熱搶ETF的類似場景在2023年中也曾經發生過,許多投資人原本滿懷希望搶了滿手的債券ETF,最後卻也因當時價格連連破低,而套了滿手。
但是,現在不一樣的是,有了鮑爾對於2024年降息的暗示後,雖然美國聯準會官員試圖阻止市場對明年降息多次的樂觀預期,但還是讓投資人再次對債券ETF充滿希望,期望現在投入可賺取未來降息,迎來價格高漲的價差空間。
債券市場近期有多熱?以國泰美債20年(00687B)為例,在12月15日的成交量為13萬119張,突破2007年上市以來的成交量新高,也在除息0.35元後的不到一天,就迅速填息。
同時,也因為該檔債券ETF買氣爆棚,已發行在外受益權單位總數達可募集額度上限,國泰投信也公告暫停受理初級市場申購,並遞出基金自2017年成立以來的第5次追募申請,熱度可見一斑。
不過,債券殖利率的大跌,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必須密切觀察是否有反彈空間,投資人此時搶著進場,把債券當股票追,也有可能賺了債息卻賠了價差,如同2023年中掀起的債券熱潮一樣,買了滿手,卻又不小心套了滿手。
在搶進債券ETF前,究竟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投資人購買債券ETF,如同跟買其他ETF一樣,重點在於了解其追蹤的標的為何,以國內上市櫃的債券ETF而言,近期以美國公債、投資等級債為追蹤標的ETF較為熱門。
不過,從近期熱門的美債ETF觀察,投資人目前較偏好長天期美債的ETF,像是元大美債20年(00679B)、國泰 20年美債(00687B)、統一美債20年(00931B)等。
之所以長天期美債成為熱門標的,主要是因為其特點對市場利率敏感度較大,當利率下降時,同樣也會有較大的價格漲幅,因此許多投資人選擇投入長天期美債ETF,主要是著眼於未來當正式降息時,因價格上漲所帶來的資本利得。
市場上也有如富邦美債7-10(00695B)、元大美債7-10(00697B)、元大美債1-3(00719B)、群益0-1年美債(00859B)等短債ETF,但顯然沒有長債ETF的關注度, 不過,短天期債券的價格波動較小,累積報酬率也較小,投資人也可以依據自己的風險偏好自行選擇。
另外,在投資債券ETF前,除了考量長短債的利率風險外,也必須注意「信用風險」,但由於美國公債的違約機率趨近於零,因此信用風險非常低,但是,如果投資的是非投資等級債,則必須考量違約機率,特別留意信用風險。
如果投資人購買的是國內的債券ETF,由於是以新台幣交易,因此並沒有匯率風險。但是,如果投資國外的債券ETF,也須考量未來兌回本國貨幣時,可能造成的匯差,可考慮以定期定額的方式分散單一投入時的匯差。
投資債券ETF時,另一個重點在於「存續期間」,所謂的存續期間指的是投資人買入債券後,回收債券本息所需的時間。
以元大美債20年(00679B)為例,追蹤的標的為持有到期日在20年以上的美國公債,目前平均有效存續期間為17.16年,背後代表的意義是,未來當真正開始降息後,每降息1個百分點,價格約可上漲17.16%,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投資人看好長債ETF,在未來進入降息循環後,所帶來的「資本利得」空間。
近期債券ETF成為投資人熱捧的標的,不過,在真正進場投資時,「折溢價率」也是一項重點,當買在溢價率過高時,就代表可能因為交易過熱,讓股價高於淨值,此時進場就是「買貴了」,好比12月15日掛牌的群益ESG投等債+(00937B),當時吸引不少投資人搶進,股價也連漲3天,但盤中曾一度溢價高達6%。如果是為了長期投資,賺取配息的投資人,在此時進場,反而因價格關係,整年的配息都被溢價喫掉。
一般而言,折溢價率在1%以內都是正常的範圍,由於股價最後仍會貼近淨值,因此超過1%就必須特別留意。
以投資債券而言,多數人仍以債息收入為考量重點,為了賺取資本利得而布局債券ETF反而像是在進入降息循環時的「時機財」,因此在把債券當股票追的同時,仍要審慎評估。
延伸閱讀
(本文出自2023.12.25《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為何投資人瘋買美債ETF? 搶上車先注意3大風險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8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