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立博物館即日起展出館藏300多顆稀有的鯊魚牙齒化石,包括大白鯊、公牛鯊等16種鯊魚牙齒,還可以可觸摸感受海洋兇猛鯊魚牙齒化石;嘉博館希望透過鯊魚牙齒化石,連結產生對鯊魚生態與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
嘉義市立博物館2樓自然生態區展示更新,以「眾鯊雲集」為主題,展出館藏稀有的鯊魚牙齒化石,以互動展示方式介紹鯊魚生態;並以可見式庫房(visible storage)的方式進行「化石藏品近用」展區優化,透過大規模展出館內典藏的海相與陸相化石的方式,讓民眾更加了解嘉義地區的地質、鯊魚生態、鯊魚牙齒化石與化石藏品近用的地方學知識。
嘉博館典藏超過300顆鯊魚牙齒化石,大多數都是來自嘉義市民薛文吉於1970年代在嘉義牛埔地區採集及捐贈。這次展示更新內容則是依據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海洋古生物實驗室研究團隊針對嘉博館典藏的鯊魚牙齒化石進行研究,逐一鑑定這些大小不一、形狀差異的鯊魚牙齒化石,並辨認出這批鯊魚牙齒化石至少源自16種鯊魚,包括大白鯊、公牛鯊等,並詳細描述各種鯊魚牙齒的特徵,讓民眾可透過鯊魚牙齒化石,連結產生對鯊魚生態與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
現場更同步設計多項參與式的展示手法,例如讓民眾可實際觸摸鯊魚牙齒化石,體驗牙齒的特殊形狀與結構紋理,也能運用放大鏡,仔細端看不同種類鯊魚牙齒的細微特性,更可以從鯊魚牙齒在口中的位置與大小,推算出這批鯊魚中最大隻的身軀可長達4.8公尺,還能挑戰鯊魚牙齒知識「QA翻翻板」,測試自己究竟了解多少鯊魚牙齒的祕密。
同步更新的「化石藏品近用」展區更以可見式庫房及密集式展示的方式將館藏化石分類展出。可見式庫房的理念主要是透過大規模展出原本保存於庫房的藏品,除了提供觀眾可以更接近藏品的機會,也藉此讓大家更了解博物館如何保存與管理藏品,營造彷彿走入博物館庫房的「幕後」趣味。在此展區可以看到嘉博館典藏的燕魟牙齒、魚、蟹、海膽、貝、螺、蛤等海相化石,以及陸相化石如大象、牛等大型哺乳類動物的骨骼及牙齒化石。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博館的化石藏品將近3500件,是國內少數擁有豐富化石藏品種類及數量的館所之一,其中鯊魚牙齒化石更是稀有。根據學者林千翔博士所帶領的中研院研究團隊從2018至2022年期間在嘉義牛埔區篩洗了800多公斤的沉積物,其中只找到一顆鯊魚牙齒化石,足見本次展示更新主角鯊魚牙齒化石的珍稀程度。博物館特別透過這次的藏品近用計畫讓這些珍稀的化石品項能夠大量出現在展場跟民眾見面,一睹這些190至135萬年前鯊魚牙齒化石的神祕面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鯊魚來襲!嘉市立博物館展出罕見300顆鯊魚牙齒化石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8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