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交所昨(二十二)日正式推出國際碳權交易平台,首批上架七個碳權專案,專案類型包括潔淨水源、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和沼氣發電,共二十七家企業參與,首日成交八萬八千五百二十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權,成交價格落於每公噸三點九至十二美元之間。碳交所表示,明年國內碳權就會上架,提供國內企業法人採購碳權更多選擇。
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昨表示,二十二日正式開板的「國際碳權交易平台」,整合「碳權流」及「金流」,是我國第一個實現標準化交易作業的碳權交易平台。
首批上架七個碳權專案,專案類型包括潔淨水源、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和沼氣發電,專案案場位於亞洲、非洲和南美洲,賣方則來自瑞士、英國、新加坡和台灣。首批交易的二十七家企業中,包括十四家金控,以及台積電、中鋼、長榮海運等產業龍頭。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開板首日賣掉八點八萬噸碳權,目前還有數萬噸碳權可以銷售,碳交所也會視市場需要持續引進。
不過,目前在碳交所上架的國際碳權無法抵減國內碳費及歐盟碳關稅(CBAM),現階段只能提供廠商進行碳中和,以符合國際供應鏈及ESG等要求。田建中指出,碳交所初期交易量可能會比較低,且二、三年內應該不會有大爆發,可能得等CBAM開始收錢,企業實質需求非常強烈後才有機會。
除了台灣,新加坡、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印尼等亞洲國家近期也都陸續推出碳交易平台。
相較於亞洲具指標性的新加坡碳交所CIX,台灣碳交所開板第一天交易規模達八點八萬噸、八十多萬美元,是CIX首發時的五倍;不過,台灣碳交所與CIX結構不同,田建中表示,CIX只做國際碳權業務,沒有國內碳權,但台灣碳交所的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明年就會開板,且碳交所也肩負政策任務,與CIX以營利為導向不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碳交易首日 成交8.8萬噸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8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