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所首批國際碳權今(22)日上架交易,獲得國內金控公司的大力支持,27家首批買家名單中,有14家是金控公司,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金融機構是綠色金融的角度在淨零碳排中,扮演火車頭的功效。碳交所首批國際碳權買家之一,奇美公司副總陳世賢期待碳交所,能把交易市場做起來、做大,讓台灣不論規模大小的企業都能認識、參與。
碳交所首批國際碳權專案類型包括潔淨水源、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以及沼氣發電。潔淨水源內容有烏幹達Lango安全飲水計畫、莫三比克中部安全飲水計畫、厄利垂亞社區水井;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則是印度馬哈拉什特拉邦風力發電、越南AMI Khanh Hoa 太陽能專案;沼氣發電則有智利聖瑪爾塔垃圾填埋氣捕獲發電專案,以及肯亞家庭和商業沼氣設備。
在碳交所購買首批國際碳權的業者,在平台開幕當天都獲得授證,14家金控公司包括:台灣金、開發金、元大金、國泰金、玉山金、富邦金、中信金、永豐金、台新金、合庫金、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國票金,其他13家產業龍頭則有:特力、奇美、台積電、長榮海運、南緯、中華電、中鋼、華邦電、日月光、鴻海、南寶樹脂、聯電,以及萬海航運。
已在新加坡碳權交易所買過1萬公噸碳權的奇美實業,這次在碳交所國際碳權平台也買了1萬公噸碳權,陳世賢表示,在新加坡碳交所購買的碳權,用來綜合2021年至2025年共5年間,奇美所有員工上下班通勤跟全球差旅所產生的碳,目前正在執行中,每年都會做抵銷的驗證,這次在台灣碳交所買的碳權用途,他們還在思考更有創意的用法。
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首批碳權交易前,他們鎖定30家大型上市公司接洽,結果有27家公司(45個帳戶)共襄盛舉,超出碳交所原本15個買家的預期,在接洽過程中發現,台灣的公司已經很努力減碳,但遇到瓶頸,例如半導體製程,愈高階愈耗能,減碳的難度曲線隨著執行減碳時間會愈來愈高,成本也會增長,碳權交易制度在比較利益法則下成為企業減碳、淨零相對便宜解決方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碳交所招商30家斬獲27家客戶 即日起開放國內法人開戶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82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