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大埤鄉是全國稻米產量最多鄉鎮,仍存在傳統農村形態,面臨人口老化、青壯年外流,產業缺工、人力斷層等問題浮現,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吳明儒去年引進「時間銀行」,輔導8個社區單位透過個人或團體形式,互相輪流幫忙自立補足,解決獨老問題,宛如早年的「相放伴」情景,交織社區產生有溫度的連結。
吳明儒出身雲林縣,有感農業縣人口外移且面臨缺工,他也從中觀察到不少社區幾乎是單打獨鬥在經營,去年開始導入國外行之有年的時間銀行概念,透過既有社區能量,建立「玩埤家族」互助網絡,採會員制及線上紀錄,讓偏遠鄉村人力在無法補足情形下,能請求他人支援,彌補缺口。
玩埤家族目前有大埤鄉公所及尚義、豐田、三結、北和、怡然、興安等社區及嘉興多聞協會共8個單位參與,成員77人,其中男性19人、女性58人,吳明儒說,會員「存多少、領多少」,持「玩埤券」即能選擇個人或團體交換互相給予幫助。
廖姓志工說,起初對這項制度存疑,坦言「很陌生!」執行後才發覺跟早期農村社會「相放伴」模式類似;否則在一般社區,志工之間無法交換時數,又得在自家與社區穿梭,忙得焦頭爛額,此制度是連志工都能參加,讓人增加活動意願。
尚義社區總幹事張秀美說,時常會有團體到社區支援上課,他們則支援安排計程車交通接送;龍眼產季時,有會員家中龍眼樹需修剪,另一名成員就會幫忙運送龍眼,也時常會互相到宅幫忙拔草、煮菜,全程沒有任何金錢交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產業缺工、人力斷層夾擊 農村社區「相放伴」產生大妙用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79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