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推動城市美學,遭批成效差。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所長暨系主任郭瓊瑩認為,其實城市美學就是要看起來舒服、和諧,但若是奢華、五光十色、花花綠綠就過頭了。由於過去公共工程總被認為太醜,郭認為,其實公共工程的「形與功能」必須是一體,不能只重視功能、忘了形,而形式的美,是一種文化藝術養成,但的確過去台灣的公共工程都只有在乎「可用就好」,公務員本身又欠缺美學素養。
郭瓊瑩舉許多公共工程為例,設計欄杆都設計得很粗糙、還漆成綠、黃色,相當不好看,但其實在國外,這些公共工程都可以更細緻處理,但並沒有增加經費,而是設計師花更多設計心思。
郭說,過去就曾有民眾抱怨過市民大道被漆成綠色,很難看,當時她就曾協助市民大道景觀改造,幫市民大道找了五、六種灰色,再用樣本顏色與現場的陽光比對,找出最適合市民大道的顏色,就是希望市民大道能融入大環境,而不是幹擾。
所以什麼是美學?郭認為,美學就是看起來舒服、和諧、舒服的,這就是美學,但若是奢華、加油添醋、花花綠綠就過頭了。
郭瓊瑩透露,她之前就幫前市長柯文哲上過美學課,其實柯也沒有耐心聽,但柯也知道哪個比較好看,過去公務員通常流於過去思維、對美學不重視,加上修道路等工程都採開口合約,「以前怎樣做,現在就怎樣做」,但只要有首長想開始做,就可以慢慢進步。
郭說,像現在台鐵開始推動車廂改造,北捷也在推美學設計,捷運黃線就是找法國藝術家參與,環狀線黃線採黃色車廂、黃色系,整體呈現優雅,民眾看得就覺得很舒服,正因為整體思考,系統設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公共工程被嫌醜?學者提出這點 打造城市美學不用增加經費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7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