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報》今天舉辦2023永續行動力趨勢論壇,邀請產官學三位專家與會分享,論壇中文化院長依空法師代表佛光山與台灣大學進行產學合作簽約,委託該校進行蔬食減碳研究,包含蔬食減碳餐盒碳足跡分析以及減碳方法論建構,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
佛光會今年主軸是共生共榮,即星雲大師所說的同體共生,宣導應要保護和與地球休戚與共。依空法師盼集合佛光山有限力量拋磚引玉,「如大師所言,我們要慚愧、感恩地球,然後發大願心。」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童慶斌以生命周期評估,檢視食物中的碳足跡,從原物料取得至生產、使用、回收再利用及最終處置,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的環境考量面與潛在環境衝擊,能源使用、資源的耗用、汙染排放等,來做全面性檢視。
童慶斌舉例,植物會行光合作用但不代表不會排碳,咖啡及巧克力雖是植物性食物,但咖啡在種植過程中,所使用的肥料會產生溫室氣體一氧化二氮,造成的全球暖化潛力是二氣化碳的265倍。巧克力原料可可豆,在印尼、象牙海岸及巴西等地,就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被開墾成種植,其「改變土地用途」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僅次於牛肉。
童慶斌強調,氣候變遷會一直改變,必須對未來有推估能力,隨著時間進行動態調適,不斷應變,要有系統性的方法,產官學面向都要統一整合。台灣在因應及調適需要更加強跨部會、部門溝通、與公民社會建立夥伴關係。
國家影視聽中心執行長、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李智仁,在「綠色金融對產業之影響」主題中表示,過去企業多追求讓股東權益最大化,即讓EPS(每股稅後盈餘)愈來愈好,但現今好的企業家不該只是關心財務指標,應是能顧及EPS同時也能落實ESG,來解決環境與社會問題。
NTT日本電信首席顧問王小惠,以「全球產業減碳趨勢」分享如何協助客戶跟廠商去做創新跟轉型,她表示,台灣許多中小型企業是身在國際大型企業的供應鏈裡面,面臨上遊廠商要求,協助企業客戶回到綠色供應鏈上,保有接到訂單的競爭力,是著力的切入點。
依空法師表示,今日最大的收穫是了解淨零和碳中和是不一樣的,他也提出大哉問:「2050年達淨零排放目標可能嗎?還是該改成2050年達碳中和?」童慶斌回應,2050淨零排放是國際趨勢,若無法達到淨零,台灣產業會有困難,「國家層級來說,政府責無旁貸。」
童慶斌強調,永續教育應該置於環境教育之上,並認為台灣最大問題是系統整合,「從小學到大學在永續教育上,應該要有系統和層級的設計。」李智仁則認為除了教育體系,可以透過如佛光山等組織,回到信仰的根做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永續行動力趨勢論壇 種咖啡也影響全球暖化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73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