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灣開發案多、剩餘土石方也多,土資場收容量不及出土量,雙北、基隆都有土方遠運問題,易造成流向不明。台北港為加速填海造陸速度,2020年開放土資場可入場填海造陸,去年再開放非公共工程剩餘土方入場,仍以政府招商案優先,已有1家業者申請。
北北基桃4縣市2022年出土量達2236萬方,4縣市土資場現有34家,收容量2136萬方不及出土量,常外運到新竹縣等地。
立委吳秉叡說,北部許多工程在建設中,剩餘土石方去化困難,若台北港增加民土容量,需通過環評、環差,並增加交通輸運量能,不然現有台64線、龍形路運輸量仍有困難。
台北港原僅收公共工程剩餘土石方,經民間遊說,盼台北港開放收非公共工程餘土(簡稱民土)。2013年通過環差報告,直至2020年才讓民間土資場最終端無法處理餘土入場,近3年收土量共26.4萬方,與每年可收40萬方相比,入場量仍不高。
業者透露,原因在於進台北港前,土資場需先以1千方封存、檢測,不能混到其他土方,土資場要單獨畫出一塊地,新北僅5、6家土資場有能力執行。
台北港為加速填海造陸速度,去年修訂法規全面開放民土,可不經土資場進台北港,新北工務局今年也配合修訂「非公共工程剩餘土石方運至台北港作業要點」,優先推薦符合招商條件,如BOT、開發國有地等。
業者表示,台北港接收民土一方處理費為280元,與民間業者一方收取1000至12000元相比誘因高。工務局指出,為避免衍生圖利問題,訂有公益回饋機制,讓兩者價格落差不會太大。
台北市政府也訂有資源處理場運送營建剩餘土石方至台北港作業要點,工務局說,台北港土質及餘土種類訂有一定標準,要通過各項檢驗,台北港收受土方價格較低,民間土方場收受價格較高,土方品質無法符合台北港規定,就會轉往民間土方場。建管處強調,台北工程土方處理,土資場進出車輛均須有聯單及影像資料雙重管制,嚴格落實監督機制。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台北港接收土方 政府招商案優先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7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