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龍風場日前宣布簽署新台幣1180億元融資協議,為離岸風電市場打下一劑強心針。業界認為,解決融資瓶頸,根本原因還是改善投資環境,包含購售電價格提高、國產化增彈性、行政程序放寬以及政府協助取締「假環保真蟑螂」不肖人士等。
從允能財務危機,到海龍融資瓶頸,金融市場對於離岸風電放貸轉趨保守,2案最終柳暗花明,但離岸風電畢竟是資本密集行業,一座500MW風場建置費用上看千億,如今區塊開發3-2期選商即將開跑,融資議題備受關注。
「開發商的體質很重要」,一名潛力風場與區塊開發兩階段都有參與的開發商主管分析,開發商的財務健全度、施工管理經驗與能力都是銀行評估重點。
該名主管不諱言,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融資應該會被看的很清楚」,因為本土銀行都在第二階段有慘痛的經驗,所以他們在第三階段會慎選開發商,過去延遲完工太久、或是施工頻頻出包的,銀行就會有所顧慮。
產業人士表示,以海龍案來看,在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價格沒提升情況下,建置成本攀升,又有嚴格國產化壓力,「外資就會思考到底能否賺錢」,加上專案融資沒有其他財產擔保,「只有一張售電執照」,都令銀行卻步。
通膨利率成本夾擊下,綠電需求持續攀升,台灣要發展離岸風電,業者直言,根本原因還是改善投資環境,首先,購售電價格部分,須確保綠電需求者都可參與綠電採購市場;第二,國產化彈性加大,例如不要限制必做項目,改以投資金額評分;第三,申請電業執照等行政程序放寬。
業者指出,「政府幫忙也很重要」,例如紓解漁民抗爭,或者取締阻饒開發或施工的「假環保真蟑螂」,以維持市場秩序。此外,基礎建設部分,也面臨併網容量不足、港口不夠問題,且隨著再生能源佔比增加,須強化電網強韌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解決離岸風場融資瓶頸 業者籲4面向改善投資環境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6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