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基本工資將調升4%,學者李健鴻受訪時強調,基本工資調整的目的是為了保障「邊緣勞工的生活需要」,但勞資雙方討論卻經常失焦,政府應訂法源明確訂定調整的指標。調整基本工資要慎防企業轉嫁成本、裁員等負面效應,政府更應注重居住正義,替民眾省下房貸錢,才是真加薪。
基本工資8日拍板月薪調升至27470元,調升為4.05%,預計明年1月1日實施,比資方「調幅不宜超過百分之三」的建議要高很多。對此,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系教授李健鴻解釋說,此次審議基本工資時,納入弱勢勞工最有感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增幅(5.51%),而並非只參考一般CPI年增率。
他表示,各國設立最低工資的制度就是維持工資的最低水平,以保障邊緣勞工最低的生活需要,所以大多數國家在決定調整最低工資時,都是以「生活成本」作為重要的依據。
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曾說,基本工資調幅的訂定要很小心,對經濟產生衝擊,如壓縮企業利潤後,企業會把僱用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物價也會跟著漲,或是規模較小的企業將減少聘用員工,甚至因為人事成本太高,無法繼續營運,反而造成失業率增加,最後受衝擊的仍是廣大勞工。
李健鴻則指出,過去勞動部曾委外對最低工資調整進行研究,因為基本工資調整受惠的只是一小部分的勞工,且會僱用低薪勞工的產業相對也是少數。他舉例說,像調查就發現,外界常認為人事成本比重很高的零售、餐飲業,薪資佔營運成本的比例僅5到10%,所以基本工資調整應該不會造成如此大的影響。
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受訪時坦承,台灣基本工資調整確實可能出現業者轉嫁成本、因為薪資上升而裁員,或業者坐等基本工資調整,卻刻意不調薪等狀況,台灣低薪的問題也不是靠著基本工資調整就能夠解決。
「雖然我不反對基本工資調整,但台灣有更重要的議題要處理,就是居住正義」劉梅君強調,台灣目前居住成本太高,光房貸、租金就佔據薪資大半數,與其調漲幾千元的基本薪資裨益特定的族群,不如思考如何從居住正義下手,替民眾省下大錢,才能真正提高生活品質。
她更指出,目前居住成本太高的狀況不僅損及一般勞工的生活,也導致能自由運用的薪水變少,「本來能喫好喫飽的大餐廳,後來卻只能勒緊褲帶」,減少消費的狀況自然也會損及商家,對經濟發展有負面的影響。劉梅君說,尤其是教育經費變相縮減,導致下一代的發展受到限制,才是需要警覺的大議題。
「每次基本工資調整都會出現,資方覺得調太多,勞方覺得調不夠的窘境」,李健鴻說,台灣《基本工資審議辦法》明訂,審議基本工資應蒐集特定7種資料進行討論,但全部都是「參考指標」,容易出現各談各的狀況,所以才會希望進其他國家的《最低工資法》的相關規定,如區分強勢標準與參考指標,讓討論更容易聚焦。
他說,像是南韓、澳洲等國還規定,每年召開工資審議委員會前,就要先召集研究小組,除了參考經濟發展、物價等相關資料,還考量國際社會的局勢變動,訂出有上下限的工資調整建議,如建議工資調整上限為2到4%,勞資雙方就可以在這個範疇進行討論,而非總是在漫天要價。
【更多精採內容,詳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基本工資調升4%影響微 學者:居住正義為更重要議題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64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