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7月中元搶孤民俗競技已形成「北頭城、南恆春」分庭抗禮態勢,早宜蘭頭城半個月開賽的屏東恆春中元豎孤棚(搶孤),30日晚上將熱鬧展開,今天上午循古禮完成請神和「立燈篙」民俗儀式;今年參賽隊伍由往年32隊減至18隊,去年冠軍和老牌勁旅都未缺席,宜蘭循例派2隊南下「踢館」,可看性不減,但文史工作者藏不往式微的憂慮。
恆春古城是國定古蹟,文部化以棚柱設施距古城不到4公尺、違反文資法要求遷移,鎮公所另覓場地無著,文化部今年下最後通牒令後,東門城外搶孤將是最後一次,成為鎮民關注的話題;今年參賽隊伍減至18隊,去年冠軍石心隊尋求衛冕,老牌隊伍的滿州體育會、海牛、大光都組隊,每年都組隊南下交流的宜蘭也派出2隊。
今年參賽隊伍「縮水」,研究恆春中元搶孤文化的耆老張順興說,搶孤競技的最後攻旗手運用布條在油柱上攀爬,需要高度技巧和體力,都要受專門的綁布和攀爬訓練,有其地域侷限性,無經驗者根本動彈不得,為提升比賽可看性縮減隊伍的做法可以理解,但讓人憂慮的是參與者愈來愈少,公部門應打造可長可久的恆春搶孤展示館和向下札根且安全的模擬訓練場,讓鎮民引以為傲的縣定無形文化資產得以永續。
「燈篙」是廟宇於建醮時導引三界神靈和陰間鬼魂降臨的設施,可視為「請帖」或「路標」,對鬼神而言,是指引照耀前來的神器,對人而言,則為醮場祭典的標幟;鎮公所今年自高雄覓得26公尺長的綠竹,今天上午在鎮長尤史經和地方人士祝禱下,緩緩將燈篙安置孤棚架上方,為30日晚上的民俗競技重頭戲揭開序幕,也祈求眾神驅除瘟疫。
恆春搶孤活動有百餘年歷史,早期城內富裕人家,中元普度後將祭品施捨貧寒人家,因爭搶經常發生鬥毆或踩傷,光緒5年改以攀爬牛油柱取得孤棚祭品,3年一科,由恆春土地公廟爐主輪辦,日治時代被禁,1973年復辦;傳統是4根柱,84年鎮公所承辦並每年舉辦,前鎮長葉明順為擴大參與和並結合文化觀光,隔年由4支棚柱增至36支,中央4柱留給「好兄弟」,以攀爬棚柱的閩南語「豎」,音譯為「豎孤棚」,延用至今。
恆春鎮長尤史經說,今年保留往年祭祀點辦理中元普度,各裏規畫20處祭祀點,並邀日、韓、法、加拿大等4國YouTuber,專程到恆春實地採訪報導,同時規畫輕旅行帶動觀光;冠軍獎金今年加碼至35萬元。30日晚會邀金鐘獎主持人許效舜與羚均主持,陳孟賢、吳申梅、杜忻恬等歌手演唱,準備3000分太陽能小燈紀念品,帶發票及現場打卡就能帶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影/恆春中元搶孤競技隊伍縮水 文史工作者藏不住式微的憂慮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5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