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文獻館日前公告指定13件原住民族文物為一般古物,包含2件卑南族「雕人像板」及11件「撒奇萊雅族衣飾」,為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所藏,並與卑南族建和部落、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共作提報,經「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會」審議通過,目前北市指定一般古物累積235案876件。
文獻館指出,「雕人像板」源自卑南族建和部落青年會所的雕刻柱,雕刻主題是一幅側面男像與一幅正面女像,由族人Lansiu(林賢優)與Adang(劉清福)合力創作,製成年代約落在1929年至1933年。
文獻館表示,青年會所是卑南族進行年齡階層訓練及文化傳承的重要場域,1955年以後,隨著卑南族年齡階層訓練與各項祭儀受到政府管制,加上天主教進入部落,青年會所遭摧毀,此2件雕人像板輾轉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帶回典藏。
「撒奇萊雅族衣飾」原持有者是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的高阿玉,這套衣物計11件大約於1890年代至1950年代逐次製作完成,呈現傳統Sakul部落女子盛裝之樣式。
依據民族所的研究,這批衣飾與2007年撒奇萊雅族正名後新製多種顏色的族服樣式有明顯不同,其縫製方式、配色到裝飾圖紋,均保有日治初期或更早期的風格,承載著撒固兒部落族人所認同的傳統衣飾記憶與文化,也是目前唯一由博物館典藏的傳統撒奇萊雅族服飾。
文獻館說明,本次通過指定2案13件原住民族文化資產為一般古物,本次「原住民族文化資產審議會」,卑南族建和部落及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皆有多名族人代表與會提出意見。卑南族建和部落代表期盼透過指定古物來凝聚部落意識,也希望未來有機會雕人像板可以回到台東展示。
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代表則提到,撒奇萊雅族正名後的服飾與過去部落的傳統服飾產生了斷層,這批衣飾的指定將具有重大的歷史教育意義,並有助於撒固兒部落族人重新傳承其服飾原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北市古物新增13件原住民族文物 人像板、傳統服飾列入名單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5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