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計總處公布去年家庭可支配所得倍數六點一五倍,與前一年相同,同屬一○一年來最高,顯示貧富差距問題並未改善,學者表示,市場機制造成各國都面臨貧富差距擴大,高所得者透過投資增加更多財富,台灣所得倍數沒有特別高,重要的不是相對貧富差距,而是絕對貧富問題,也就是低所得者是否因物價高漲等,無力負擔家庭支出,但目前稅制無法產生所得重分配效果,因此只能靠政府補貼的移轉支出協助低所得者的生活。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家庭所得倍數擴大,就是一般市場機制出現的高所得收入增加愈多,低所得則是減更多,國家對高所得者無法介入,但是各國都重視經濟弱勢是否面臨生活困境;也就是說,該在意的,不是貧富相對差距的大小,而是貧者無法生活的危機。
辛炳隆表示,各國處理所得分配大都採兩個方法,一個是稅制,一個是政府移轉支出。稅制就是政府對高所得課比較多稅,另一個則是政府透過各種補貼進行移轉支出,若以過去政府處理手段來看,移轉支出效果顯然遠大於稅制,因為目前的稅制是,受僱者一毛薪資收入都會被課稅,但富人大概只能課到遺產稅,資本利得幾乎課不到,以致稅制未能產生所得重分配效果。稅制改革才能讓政府收到更多的稅,增加的稅收就可做更多移轉支出,照顧經濟弱勢。
辛炳隆表示,與其他國家相較,台灣所得倍數沒有特別高,但要讓低薪者過得更有尊嚴,透過基本工資提高,增加低所得的基本收入非常有用,從主計總處資料也可看到基本工資提高,讓低等分所得者收入增加。不過,解決低所得收入,還要進一步解決勞工低薪問題,例如目前薪資給付仍是僱主說了算,僱主是否將經濟成果分享勞工,以現行機制來說,勞工沒有能力可以參與。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貧富差距擴大背後原因就是擁有愈多財富,可以進行更多投資理財、累積更多財富,例如美國去年升息至今,有錢人靠美元定存就可獲利不少,但通膨造成物價齊漲,卻讓低所得者被迫拿更多錢支付生活開銷,貧富差距勢力拉得更開。
他說,補貼雖然可能被說大撒幣,但對年輕人補貼,盡快累積人生第一桶金卻是必要的,例如青年安心貸款讓青年以比較低貸款買房子是好事,或是補貼一直漲不停的租金、減輕學貸負擔等,讓剛開始不容易累積財富的人可獲得協助,也是政府移轉性支出的重點。
但吳大任認為,政府要有錢進行補貼,就要讓稅制公平,例如目前很多多房族雖然出租房屋,卻不報稅繳稅,這部分有很大的漏洞,政府應改善稅制,想辦法課更多稅,就可專款專用補貼年輕人租房,對年輕人可以有更多協助。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學者:改革稅制 專款補貼青年、弱勢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59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