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控(2891)今(18)日舉行2023年法人說明會,中信金控總經理陳佳文率領高階經理人團隊主持。他宣布,中信金上半年稅後賺接近289億元,「相當去年全年獲利九成」,稅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領先金控同業,每股稅後EPS為1.48元,旗艦子公司銀行前六月獲利209億元、年成長29%,「今年沒意外表現將再創下歷史新高」。
今日中信金控法說會,媒體高度關注大陸房地產風暴。尤其被稱為財經專家的網紅,使用金管會公告國銀對大陸曝險數字,點名中信銀、凱基銀危險,衝擊中信金控在除息後股價直落,今才開始反彈。
陳佳文親自上前線回應大陸曝險疑問,他說,中信對「中植系」、「碧桂園」曝險是0,中信在大陸放款選擇優質企業,且曝險數字不是最大,最大是華一銀行,但因金管會計算並未加計國銀大陸子行放款(因為是獨立放款),導致有大陸子行的銀行曝險數字感覺都比中信還小。
且中信2022年大陸四家分行賺17億元,表現優於許多國銀,如果只用對陸曝險統計數字,衡量對股東價值貢獻,他認為連結度太弱。目前中信對陸曝險NPL僅0.2%,覆蓋率300%多,資產品質算是不錯。
其次,陳佳文認為,大陸為封閉國家,與全球國家金融商品連結度不如美國高,加以此次爆出地雷的「碧桂園」,相關購債對象都不是國際投資者,與美國雷曼風暴當年,華爾街將次貸商品包裝成衍生性金融商品賣到海外各地不同,此次最多是大陸境內風暴。
此外,許多陸資銀行是由大陸政府直接控制,外匯存底又是全世界最大,他不擔心這次會演變成2008年雷曼風暴。
最後,中信原本就是要鎖定台商、服務華人,做全球華人銀行,如果沒有區隔,很難從20多年前小銀行成長到今天成就,且上半年海外獲利超過100億元,其中可以看到台商對中信認同度高,中信已經是區域銀行,海外獲利佔比接近四成。
陳佳文說,市場不要只看到眼前風險,中信不會放棄任何機會,仍希望有朝一日對大陸曝險可以超過富邦(2881)、成為大陸最大銀行,「下半年如果看到對陸曝險佔比拉高到六成,也不要太緊張,會隨著景氣好壞調整」。
陳佳文今日有幾點回應:
第一:中信對大陸曝險佔淨值超過五成,營運不利?
陳佳文指出,統計國銀對大陸曝險數字,是涵蓋境外任何分行與陸資企業授信有紀錄,金管會要求國銀對大陸地區授信、投資以及資金拆存曝險,不得超過銀行淨值的一倍。過往2021年中信曾經站上72%,近年已經降到53%,且皆為大陸優質企業。
第二,「曝險」一詞應該建立「憂心該國投資、放款有顯著問題,例如俄羅斯被國際制裁,影響資金移轉等」。
但陳佳文說,大陸外匯存底高,評比仍佳,經濟運作正常,如果要太在意某家銀行對大陸曝險「太過沉重」,用「大陸曝險連結股東價值貢獻,連結度太弱」,因為中信陸資企業授信僅佔淨值22%,如果扣除透過境外香港、紐約借出,實務比重僅有十多%,目前對陸曝險NPL(逾放比)0.2%,覆蓋率300%多,資產品質不錯。
第三,中信上半年海外獲利超過1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五成,佔整體銀行盈餘39%,創歷史新高,在海外布局取得一定成就。陳佳文指出,「如果投資市場堅持要看銀行對某市場曝險,那麼中信在日本、新加坡、香港、美國、泰國,都是當地台資銀行曝險最大」,曝險數字越大代表什麼?代表這家銀行在當地業務越好。
第四,大陸會不會發生雷曼事件翻版?陳佳文回應不會,因美國過去雷曼風暴,建立在美國是國際性國家,與全世界各國金融往來密切,次貸風暴背後牽涉不動產證券化又證券化,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包裝,銷售到海權世界各國,數量龐大,使得次貸風暴蔓延到歐洲、甚至台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信金法說會/市場過恐慌 總座4大QA堅定說:不會有陸版雷曼風暴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5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