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聊一個相對輕鬆有趣,但實際上與政經局勢環環相扣的議題:外國人都不來了?
最近有一項沒什麼人留意的數據,引起了雪大的興趣,這項數據顯著大局勢已經發生了根本變化。
今年以來大陸逐步放開,和國際上的交流無論是商業、投資或是旅遊都逐步恢復,但大半年過去了,來大陸的外國人數量卻遠不及預期。
首先根據上海統計局的資料顯示,今年1-6月,經由上海入境的外國人及港澳臺人士為124.15萬人,不及2019年同期的1/3。
其中,外國人為75.62萬人,更是不及2019年同期的1/4。
單看六6月的話會發現,入境外國人數不及2019年的40%。
而大陸移民管理局的資料也顯示,2023年上半年外國人出入境843萬人次,這個數據在2019年可是9767萬人次。
即使下半年出入境開始回暖,我預估2023年全年出入境的外國人與疫情前仍存在懸殊差距。
起初我還真百思不得其解,畢竟疫情管控結束都大半年了,健康碼和行程碼都相繼下線了,為什麼外國人來大陸的數量卻還不到疫情前的兩成呢?
有人說最大的原因是國際航班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航班少,來華的人數自然就少。
乍聽之下好像有道理,但是一查資料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根據民航局半年工作會上透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國際客運航班每週達到3368班,通航62個國家,分別恢復至疫情前的44%和86%。
國際航班和來華旅客恢復的情況明顯不成比例。
所以國際航班的減少就算有影響,但絕對不會是主要的原因。
再說,這其中還存在複雜的因果關係: 究竟是外國人來的少了導致航班減少,還是航班減少影響了外國人來華?
我翻查了許多資料和報導,針對「外國人不來了」這個現象,列舉出三大原因:
首先,大國博弈這幾年開始浮上檯面,美利堅為了維持其老大哥的地位,勢必要對潛在的威脅進行壓制。
經濟、科技、和軍事方面是主要戰場,畢竟只要確保在這些領域能持續領先,大陸想要趕超美利堅,簡直比登天還難。
當歐美政府一直在抹黑和攻擊大陸時,民意自然會越來越反對大陸。
今年初我還看到一項報導指出:美國人對大陸的好感度僅有15%,創歷史新低。
前段時間美利堅官方故意對大陸發出了旅遊警告,用意非常明顯,就是要盡可能阻斷一切交流和來往。
我相信許多原本可能有計畫來大陸旅遊、求學或從事商業活動的人,在這項警告生效之後,會重新評估其必要性。
雖然對於疫情的管控已經結束了,但我認為後遺症至今依然存在。
當年嚴格的管控,讓很多人心有餘悸。
其實疫情期間早就有一批在大陸定居的外國人離開了,疫情結束之後,由於後續產生的心理影響和社會氛圍的變化,讓他們再也沒有回來。
至於那些從沒來過大陸的外國人,不得不說,疫情期間西方媒體抹黑大陸簡直不要太誇張。
這讓我相信現在大陸在許多歐美人心中,早就已經比黑夜還黑,即便曾經想來現在卻根本不敢來。
不要說得太遠,即便都已經2023年了,在台北我偶爾還是會遇到有人問:大陸還在封控嗎?
由此可見疫情對大陸在其他人眼裡的評價,影響有多深遠。
大陸在生活和旅遊各方面,對於外國人來說確實也會比較難適應。
這裡指的不是飲食、氣候或文化,畢竟這些不同本來是旅行有趣的一部份。
我指的是例如支付方式,歐美人基本只用信用卡和現金,但大陸基本上都是行動支付。
如果要用手機捆綁微信或支付寶,對於歐美人來說並不簡單。
而且用外國護照買高鐵票或訂酒店等旅遊的常規操作,也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
再加上很多歐美的社交軟體,在大陸基本上也都不能用。
種種原因會讓歐美旅客感覺麻煩和不適應,進而降低來大陸的意願。
其實除了來大陸的外國人數驟降之外,外國人對於大陸的投資也明顯衰退不少。
今年4到6月,衡量外商對大陸直接投資的指標增幅已經降低至4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萎縮超過87%。
這項數據顯示在大國博弈的局勢之下,外商正在尋求供應鏈多元化。
隨著對抗的加劇,一些公司選擇減少了對大陸投資,同時轉向印度和東南亞,以分散投資風險。
對此,大陸當局當然不會坐視不管,8月13日發表了「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的意見」。
顯示持續引入外資,深化開放的政策依舊是主線路。
最後來看看外貿的情況,今年5至7月,大陸進出口數據一直在下降。
特別是7月進出口3.46萬億元,下降8.3%。
隨著歐美需求的減弱,大陸勢必會更需要依賴內循環,接下來應該還有機會看到更多擴內需促消費的政策。
但雪大認為,相對於外貿數據的增減,投資人更應該關注的是外貿結構變化。
總體來說,大陸對歐美日的進出口在不斷下降,對東盟、俄羅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則在不斷上升。
從貿易結構的變化反映出外交重心的變化,以前是依賴歐美日,現在則要自立自強,擺脫對已開發國家的依賴。
講得更直接的話就是要從發展中國家躍進為發達國家,讓其他發展中國家(例如東盟)來依賴。
美利堅稱霸以來,從沒有過非西方制度或盟友的國家變成發達國家,現在眼看大陸就要成功了,美方當然會無所不用其極來阻止。
對於台灣投資人來說,不妨讀讀Robert Frost的The Road Not Take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本文內容已獲 雪球滾滾-兩岸投資觀察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為何外國人遊客不去中國?他列舉三大原因:西方的惡意以及疫情後遺症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58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