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西螺農會今天舉辦親子插秧樂,吸引全國各縣市小朋友報名參加,從拜田頭到祭天插秧全依古法習俗進行,尤其用古傳統竹秧架播種,更是有趣的初體驗,即便老天傾盆大雨,大家仍冒雨插秧,體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縣長張麗善為小農夫打氣,小朋友則在水田裡玩起泥巴仗,滾得滿身泥水卻樂翻天。
今天遠從基隆、台北、台中約250名小朋友,一早和父母來到濁水米故鄉的雲林西螺參加這場插秧樂盛會,老農人和米專家傳授稻知識,讓孩子明白每粒米的由來及如何施作自然農法、親近土地。
全場均依古法進行,雲林縣長張麗善、西螺農會總幹事廖錦富、理事長張宗南及縣農會總幹事陳志揚等人帶領祭天拜田頭,並插上「土地公福杖」祈禱五穀豐收,同時也提供許多竹秧架、秧船等傳統插秧農具,全場大開眼界。
大人小孩踩在泥田隨著竹秧架彎腰一路後退插秧,擡頭一看眼前自己的秧苗排列整齊,體驗了「後退就是前進」的道理,頓時傾盆大雨,全身濕透卻仍冒雨推進;小朋友累了,索性在田裡追逐玩起泥巴仗,泥裡滾來水裡去,弄得滿身泥卻其樂融融。
放飯時間,農會更提供筍仔粥、飯糰及鹽粥配菜蒲蛋、土豆等古早田邊飯點,學習珍惜食物回歸樸實生活,剛從田裡上來的小朋友覺得米粥特別香甜,大口小口喫,「人和土地融合一體」台北來的陳爸爸說,這是一次最難得也最快樂而深刻的食農體驗,成為孩子暑假最美好的回憶。。
西螺農會總幹事廖錦富帶領參觀雲林最大的稻穀乾燥中心和大糧倉,他說,農會每年收購約2萬4千公噸稻米,其中公糧約6至7千公噸,稻穀從收成、乾燥、儲存一貫化,相信大家透過實地耕作和參觀,也了解到稻穀變白米,的確是粒粒皆辛苦。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北部孩子雲林插秧樂 古法農作滿身泥全是初體驗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5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