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南韓研究團隊日前發表兩篇論文,宣稱發現「常溫超導體LK-99」,中研院院士、清大物理系特聘教授李定國和中研院物理所副研究員莊天明都表示,不論其真假,這是很「有趣」的發現。莊天明說,兩篇論文欠缺有力證據,但因論文公布合成這項材料的方法,預料將會引起更多科學依其合成方法重複驗證其是否可行。
然而,南韓研究團隊宣稱這項研究取得的成果,引發李定國對台灣欠缺全面性培育基礎科學人才計畫的憂心。他說,發現新的超導體材料,並不是設定專案計畫就一定能成功,必須在基礎科學奠基,或許才有機會,但目前這項研究並非熱門項目,不僅投入研究人才不足,也遭遇半導體業高薪誘惑及少子化的嚴峻挑戰,若再不重視,將來不僅追不上,而且會喫大虧。
李定國表示,南韓研究人員在arXiv網站發表的文章,相關數據不夠清楚,但提供完整的結構,包括採用材料及實驗方法,相信以科學家秉持「真理求真」,都會照其公布的實驗方式重製。
南韓研究團隊發表的論文引發國際關注,論文主要作者之一的李碩裴(音譯)接受韓聯社訪問時表示,研究團隊其實尚未準備好發表這項論文,團隊向arXiv要求下架。
不論此一發現真假,李定國認為相當「有趣」,主因南韓研究人員找到幾個新材法及合成方式,如果將來發現不是「常溫超導體」,也是不錯的材料。這可能與一九八六年發現銅氧化物「高溫超導體」情況相近,發現這項材料的兩位科學家隔年獲得諾貝爾獎;後續很多新材料發現,也是經由科學家不斷重製產生新的觀念及發現新的解決方案,迄今仍在物理界造成很大的影響。
莊天明則說,科學現象必須能夠被重現(re-produce)。南韓研究人員宣稱的超導性質,從目前公布的數據甚至影片來看都不足以支持超導的結論,亦即必須同時具備零電阻以及完美抗磁性,目前看來可能只是個具有較佳抗磁性的材料。
李定國和莊天明都說,任何新材料發現都還得經能大量生產及大量應用的洗禮,若是真的到這個階段,當做成傳輸線,對需要很多電力的社會或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會帶來很大幫助。莊天明指出 ,超導體特性對台灣產業帶來重大貢獻,他研究台灣電力傳損減損率高達百分之四,若常溫超導體證明可行,就能減少電力耗損,對穩定台灣電力供應會有很大貢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中研院士:台缺基礎科學人才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55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