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昨宣布大幅鬆綁銀保證等金融三業的上雲規定,對金融業而言可說是使用生成式AI之前的必備條件,因為不論是使用現有的AI或未來更進一步使用生成式AI、ChatGPT,都需要龐大演算能力作後盾,銀行非得把更多資料「上雲」來減壓自家資訊系統的儲存量不可,但上雲在即,金融業者做好準備了嗎?
無論對企業、政府,預計都將帶來三大考驗:包括業者的核心系統架構、資安系統是否完善,以及金管會將核准哪些業者及資料,可委託境外雲端「上雲」的判斷。
一家銀行業者就坦言,金管會打開大門,但倘若業者現有的核心系統尚無完善改造,恐怕無法順利銜接後續上雲,就像前幾年在銀行間蔚為風潮的「瘦核」、改造為小核心大周邊的資訊系統,都是上雲前重要的前置作業,倘若基礎工程沒有架設好就上不了雲,無法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速度。
雲端架構有高彈性、高擴張性特性,可協助銀行更快速推出數位化產品與服務,但另一方面,資安也非常重要,因為雲端架構相對容易受到攻擊,除此之外,這涉及到內控的執行,如何確保客戶個資不外洩,將成為全體金融業者共同面臨的考驗。
若以金管會所提出的鬆綁內容來看,若金融業者雲端委外內容符合重大消金業務、資訊系統、以及境外雲端三大要件,必須向金管會提出申請、獲得同意後才能委外上雲。消金核心業務系統包括個人客戶存款系統上雲等,因涉及客戶機密資料,若委託境外雲端業者上雲須經金管會核准。這就考驗金管會如何判斷、審度業者的資安防護機制。
「上雲」已成世界潮流,台灣在迎接金融科技浪潮之際得走這條路,但除金管會的核准制之外,金融業者在獲得監理機關開放同時,如何把資安作好,仍有待後續觀察。
此外,倘若以更大格局來檢視金融業上雲在戰略上的意義,一旦戰爭發生時,上雲能否真讓金融業者服務不中斷,則是另一個必須思考的課題。專家即指,銀行業者資料上雲固然比存放在自家庫房多一重保障,只要有電就能隨時啟動,但倘若最極端的情境是國內電力系統因戰爭攻擊而全面大癱瘓,這時即是金融業的資料上雲,恐怕也巧婦難為無米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新聞分析/金融數據上雲 資安、控管3考驗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5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