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是近來重要的金融發展趨勢,許多台灣的金融業業者嚴陣以待。台灣央行最近發表了一份大型科技公司(BigTechs)進軍FinTech研究報告,內容非常深入,我摘取重點跟讀者分享。
隨著科技的進步,大型科技公司不斷壯大,並從原本的非金融業務跨足金融領域——先利用金融科技的優勢進入支付服務市場,後來擴展至多元的金融服務領域。BigTechs擁有獨特的優勢,稱為「DNA」優勢,包括:數據分析、網絡外部性和多元商業活動,這三者相互促進。
例如電商Amazon、社交平台Meta、搜索引擎Google和消費性電子Apple,這些公司在各自的領域中都是領先者,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和客戶的信任,擁有龐大而完善的客戶網絡和數據庫、穩健的財務狀況,以及強大的IT能力等優勢。
因此,荷蘭央行提出了金融服務市場未來可能出現的四種情境:
一、創新金融
個人理財平台提供了實體據點無法提供的服務範圍和速度,對民眾具有巨大吸引力;傳統金融機構則憑藉其金融專業知識受到民眾的信任,提供創新的平台服務。
政府擔心BigTechs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可能會嚴重阻礙市場競爭,因此政府可能會對BigTechs進行拆分以避免其具有支配地位;而BigTechs可能會專注於提供雲端服務,成為支持傳統金融機構創新的力量。
二、雙方競爭
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建立自己的金融平台,與垂直整合服務的BigTechs平台爭奪客戶。傳統金融機構以大眾信任和數據保護為標誌,而BigTechs則以技術實力、龐大客群和生態系統為優勢,吸引那些重視安全性、可靠性、速度和簡便性的客戶。從長遠來看,傳統金融機構可能會輸給BigTechs。
三、BigTechs支配市場
BigTechs平台擁有技術優勢,處於市場的支配地位,導致市場高度集中。那些缺乏創新能力的傳統金融機構依賴BigTechs的生態系統和提供的IT服務。
BigTechs與其他合作夥伴進行分潤談判、減免費用,甚至進行相互競爭,這些都將隨著市場影響力的增加而提升,傳統金融機構將承擔更大的風險。
四、傳統金融缺乏創新能力
傳統金融機構關注的是如何節省營運成本和提高效率,反觀BigTechs對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缺乏興趣,只專注於核心專業領域,例如雲端服務。
目前BigTechs與傳統金融機構的互動關係全球狀態不同,大多是短期夥伴關係,未來將轉為長期競爭,例如,中國大陸的阿裏巴巴集團就透過螞蟻金服集團,已成為具市場支配力量的金融服務商。像Apple等美系BigTechs,大多選擇與傳統金融機構建立夥伴關係;在歐洲,雙方合作則是聚焦在支付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市場觀測站/BigTechs來了 衝擊金服市場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51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