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文史、環保團體倡議舊城區古河道開蓋多年,都發局最近也爭取到前瞻經費,要打造福安坑溪露天河段為古河道重現的第一個示範點,雖是起步,卻是重要一步。以古城人文自居的府城,400年發展史中,河川卻消失了,不加足馬力驅動溪流掀蓋,城市文化之美將留有遺憾。
台南是文化首都,城市之開發和水密不可分,舊城區聚落都沿著溪流而建,「我家門前有小河」是早期寫照,隨著自來水普及、交通及汙染考量,這些溪流地下化,上方成了巷道,甚至蓋了房子,這些消失的溪流成為追思名詞。
但隨著城市的進步以及人文歷史觀念的擡頭,家前門後有小河卻成期盼。雲林縣打掉停車場,呈現雲林溪律案廊道風貌去年完工,為城市發展下為溪流開蓋的成功案例,台中柳川、綠川的整治與景觀改善,也都成為觀光客必到景點,台南雖有竹溪整治及景觀改造,卻是針對露天溪,為消失河川掀蓋,喚起城市歷史記憶卻慢了點,還待努力。
都發局長徐中強坦言,並不是全面開蓋就是好的,歷史水文的再現地方團體已經醞釀共識並推行已久,這次會辦理多場討論會、工作坊收納意見,然後結合文史、學界、NGO團體及市府跨局處意見,做整合型提案,未來也會凝聚公民意識與促進居民自主參與,增進對於古河道價值的認同感。
舊城區溪流沿線有如台南的開發史,福安坑周邊就坐擁孔廟、台灣文學館、南美館、司法博物館、浸信會、愛國婦人館等豐富文化資產,兼具歷史、景觀、生態、觀光、環境教育等多元價值,更有無數靠溪流而居,為生活拼鬥的故事,就待選擇適當河段來呈現。台南城市發展非一日可成,古溪開蓋也非一蹴可及,但民眾的期盼卻是迫切的,不希望有第一步卻無第二步,也考驗市府團隊的決心與毅力,不能只做半套。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即時短評】為古河道開蓋 不讓城市文化之美留有遺憾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5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