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戰信用卡之路迢迢,公股民營策略大不同。近年公股行庫積極找聯名單位,衝刺卡量,如兆豐銀繼國旅卡後,今天再宣布發行全台首張「關公卡」;反觀民營銀行則偏好走自行卡片,如國泰世華銀將好市多與SOGO兩張聯名卡,全轉換到自家的CUBE卡,扶植自家卡片心態不言而喻。
為何公民營策略大不同?一家信用卡高層點出關鍵是「經濟規模」。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前四月刷卡額1兆2,217億元中,民營銀行達1兆1,106億元,公股行庫僅873億元,光刷卡額,民營就是公股的12.7倍。
再進一步以信用卡三大收入,刷卡、預借現金手續費、及循環利息來看,今年前四月統計,民營刷卡手續費收入141.3億元是公股11.5億元的12.3倍,最有賺頭的循環息,民營息收45億元更是公股2.8億元的16倍。
銀行主管說,民營銀行在信用卡收入是公股行庫的十倍起跳,主因是行庫發卡量尚未達到經濟規模,沒有經濟規模、就無法賺錢,想賺錢只能靠其他商品的共銷。
兆豐銀總經理胡光華說,兆豐銀流通卡數是市場排名第12,目標是五年內要擠入前十大,但要突破並不容易,可能需要有大的聯名單位。
胡光華坦言,若要讓卡量快速提升,就是發行聯名卡,但缺點是很花錢、還得考慮和聯名單位的合作關係,否則對卡量就是「短多長空」;但若要單靠推自家的銀行卡,並不容易,尤其各家優惠競爭激烈,最怕最後變成了呆卡。
兆豐銀策略是聯名卡、銀行卡要雙管齊下,找聯名單位拚卡量外,還要深耕頂級卡和薪轉戶,尤其是頂級卡目前滲透率低於兩成,目標兩年內拉高到五成,希望透過頂級卡滲透企業主,進而拉升簽帳手續費、和其他商品共銷。
至於已擁有「經濟規模」的大型民營銀行,不再需要聯名單位的「新名單」,反專注耕耘自家的信用卡上,降低聯名成本、或可能被掣肘的困境,捧紅了自家卡、就可透過自己的APP養自己的客人,發展自家的生態圈,加深共銷的強度與深度。
如玉山銀在2020年祭「減法策略」,一口氣喊停22張信用卡,其中包括了16張認同卡,並將這22張持卡人全轉成玉山銀自家的U Bear、Only和JCB晶緻悠遊卡,降低管理成本、增加活卡率。
國泰世華銀更從2021~2022年開始,將手上尊榮御璽卡、鈦金商務卡、享購鈦金卡、國壽聯名卡和銀行白金卡等全換發成CUBE卡,2023年又把好市多卡、SOGO卡也轉成CUBE卡,以「自分客群」取代「分卡片」來經營客群,成為新的競爭策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信用卡大戰!公股找聯名、民營走自發卡 為何銀行策略大不同?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4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