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新興市場股市最近因中國經濟復甦和地緣政治風險的疑慮而受到影響,不過,新加坡銀行投資策略主管Eli Lee在金融時報撰文評道,隨供應鏈移出中國大陸、有利的人口結構以及強勁的經濟基本面,亞洲新興市場的長期成長將獲支撐,降低仰賴大陸是富非禍。
首先,跨國企業積極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大陸,因此營運和投資正流向亞洲其他國家。
蘋果將iPhone生產分散到印度,即為明證。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在半導體在內的策略產業中,外國對中國的新創直接投資佔全球比率自2021年來持續下降,而亞洲其他地區所佔比率則上揚。美國2018年以來自中國進口比率一直下降,有可能被來自印度、台灣和東協經濟體的進口所超越。
Lee指出,這種趨勢可能才剛開始,對於亞洲新興市場而言,「友岸外包」的潛力很大。中國大陸製造業產值是印度的10倍以上,越南的50倍以上。從中國分散供應鏈需要多年大量的投資,將對「友岸外包」供應國發揮重大效益。
其次,相較於中國高齡化人口,印度和印尼在內的亞洲新興國家未來數年將從有利的人口結構中受益。
目前,中國大陸出齡中位數為38歲,相較之下,印度、印尼和越南的人口均低於33歲。因此,中國大陸的區域競爭對手可多年享有年輕、精力充沛的勞動力所帶來的比較優勢和消費能力。
第三,亞洲新興市場的基本面相對有韌性。由於全球大部分供應鏈都經過亞洲,大幅降低運輸成本,受通貨膨脹的影響也較小。南韓和新加坡在內幾家央行很早就實施緊縮貨幣政策,以遏制通膨壓力。
此外,中國疫情後重新開放終將增加對亞洲其他國家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並帶來更強的旅遊流量。經濟解封後也應有助於在全球經濟成長困難的情況下,保護亞洲經濟今年免於陷入衰退。
Lee說,對於擔心中國風險的投資人來說,「若能體認亞洲新興市場其實是中土之外的另一宇宙,將帶進重大投資機會」。友岸外包、人口結構和基本面都有助於這些地區的經濟漸漸與中國脫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與大陸連動性降低 對亞洲新興市場是福非禍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45146.html
標籤: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