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BBC》報導,輝達的迅猛崛起就是大膽賭上自己的技術加上有良好的時機。
輝達創立於1993年,現任輝達CEO黃仁勳就是創辦人之一,當時輝達還是一家專注為電玩遊戲和應用程式製作圖像的公司。
1999年,輝達研發出首款繪圖晶片(GPU)GeForce256,來加強電腦的圖像顯示效果,當時以每股12美元的價格公開上市。
2006年,史丹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GPU有另一個用途:它可以加快數學運算,這是一般晶片無法做到的。同年,黃仁勳做出了AI發展上重要的決定:他投入輝達的資源來建立一個讓GPU可以編程的工具,讓GPU不只是製作圖像的工具,也就是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統一計算架構)。
什麼叫做CUDA?這是一套輝達提供給開發人員的編程工具,讓工程師能運用CUDA,省下大量撰寫低階語法的時間,進而直接使用高階語法諸如C++或Java等來編寫應用於通用GPU上的演算法,解決平行運算中複雜的問題。
對研究人員來說,這是一種在消費類硬體中進行高性能計算的新方法。
當17年前黃仁勳投資CUDA時,受到不少投資人看衰,現在2023年結果證明,這個選擇造就了日後的千萬美元市值。
根據《富比世雜誌》指出,大多數的AI新創都奠基於輝達的CUDA平台,輝達的策略就是讓平台衍生出龐大的軟體生態,讓後者難以突破。
2012年,一種可以將圖像進行分類的人工智慧Alexnet嶄露頭角,它使用了輝達其中兩個可編程的GPU進行訓練。
科學家們同時發現,GPU可以大幅加速神經網絡的處理速度,並開始用在工作上。
輝達透過投資更適合AI的GPU,以及讓這項技術更容易使用的軟體,來發揮自身優勢。
AI新創公司Metaphysic在2021年使用AI技術,製作一部仿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的深偽(deepfake)影片,引起軒然大波。
為了訓練和執行AI的模型, Metaphysic使用了數百個輝達的GPU,「我們只用輝達的產品,因為它永遠領先業界。」 Metaphysic執行長格蘭(Tom Graham)說。
然而,目前輝達的主導地位看似穩固,但長遠來說更難預測。
顧問公司TIRIAS Research的分析師克魯威拉(Kevin Krewell)指出,輝達背後有很多對手正急起直追。
舉例來說,超微(AMD)和英特爾(Intel)都以製造中央處理器(CPU)聞名,但他們近期也投入製作AI專用的GPU,Google則開發出擁有AI運算能力的張量處理器(TPU),不僅可用於搜尋引擎,還可用在一些機器學習的工作上,微軟和Meta也正著手開發中。
輝達在加密貨幣的挖礦上也取得了成功,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隨著加密貨幣價格上漲,輝達在2020年的市值超越了晶片巨頭英特爾,並在2021年底達到每股近330美元的紀錄。
雖然近期加密貨幣寒冬降臨, 分析師指出,AI的興起將為輝達帶來比加密貨幣更繁榮的前景,瑞銀分析師估計,光ChatGPT就需要約1萬個輝達的GPU。
輝達設計但不製造自己的晶片,他們將生產的工作外包給晶片製造商,其中包括「護國神山」台積電。
黃仁勳在2010年接受《紐約時報》的專訪時指出,輝達的核心價值包含兩項要素,首先是「承擔風險的容忍度」和「從失敗中學習的能力」。他提到,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慶祝失敗」是所有公司的重要元素,而第二個則是「知識的誠實」,能夠直言不諱地指出公司或個人犯下的錯誤,並從中汲取教訓,迅速調整。
黃仁勳說,輝達的企業性格就是,你有好點子,以前也沒有人做過,那就放手去嘗試,如果失敗了,就從中去學習和調整,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點點的進步。
黃仁勳就讀高中時,也在玩電動的過程中學到不少。「當你嘗試某些破關方式,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時,你就重新再試一次,不知不覺就破關了!」
黃仁勳認為,就是因為玩電動,培養了嘗試的能力,這也是日後創新和嘗試新事物的養分之一。
黃仁勳也在專訪中透露加入輝達所需具備的特質,第一個是「要能愛上某樣你感興趣的東西」,他強調愛上某樣東西的能力對成功人士來說非常重要。
第二個則是「冒險和犯錯」的能力,不斷去嘗試,犯錯了就從中學習,做出調整迎接下次挑戰。
第三個則是「像孩子般去看待世界」,「如果我們做到會怎麼樣?」「該如何去做?」所有偉大的想法都肇基於此。
▌延伸閱讀:市值達英特爾近8倍!NVIDIA股價叩關1兆美元成功
黃仁勳看好台灣AI人才!NVIDIA砸243億成立AI研發中心
NVIDIA黃仁勳演講上沒明說的變革:CPU將被淘汰?
(本文出自2023.06.01《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NVIDIA市值破兆 證明黃仁勳17年前賭對「這件事」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41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