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水庫蓄水率僅剩6.5%,原沉沒在水中的圓柱建築體因低水位而浮現,南水局表示,該建築體是水庫防淤隧道象鼻鋼管的進水口,「象鼻鋼管」則是水利專家獨步全球的工程技術,整個工程須在水中進行,難度極高,更吸引國外專家前來觀摩;最近因枯水期露出水面圓柱建築,民眾稱是水底龍宮,猶如希臘神殿風,工程人員笑稱「無心插柳」。
莫拉克颱風後,曾文水庫淤砂增加近9千萬噸,工程人員設計「巨型象鼻鋼管」,主要功能在颱風大雨期間,伸入水中利用水位差方式排出水庫淤泥,整個過程都在水中進行。這條世界首創的象鼻引水鋼管外徑大於11公尺,長度超過60公尺,重量超過1500公噸,無法以陸運運送工地,也難在水庫湖內圍堰抽水後吊運安裝,如何有效運輸與安裝定位不沉入水中,是一大困難點。
南水局副局長何達夫說,工程團隊發揮創意,在曾文水庫湖畔興建臨時鋼管廠製造象鼻引水鋼管,並以水運方式拖曳至工區預定地,但水中沒適當吊具吊裝,須由潛水夫帶著巨型鋼管載浮載沉進行,也因在水中漂動很難控制位置,作業困難且危險度高。
通常防淤水管須伸入水庫才能抽到底泥,且因防淤隧道打造1座50公尺豎井,若再加上20公尺建物,工程難度更高,且要增加很多預算,當年水利專家集思廣益設計全球獨一無二「象鼻引水鋼管」,從設計打造、水中拖運、安裝到固定,獨步全球,為順利完成,便在成大造船系大水槽中,以20分之1的模型進行安裝模擬,前後達10多次才正式安裝。
南水局表示,曾文水庫屬一級重要水庫,除年度例行性安檢與監測,每5年需辦理安全評估作業,檢核水庫整體安全狀況,此次利用水庫水位低下時機,派遣潛水人員下水檢查取水塔及包裹在圓柱混凝土內的防淤隧道象鼻鋼管進水口,經評估設施安全穩定,狀況良好。
南水局表示,曾文水庫1年平均來砂約560萬立方公尺,入庫泥砂量513萬立方公尺,去年清淤355萬立方公尺,增加庫容85萬立方公尺,接近預定清淤目標,但因水情不佳,抽泥1立方公尺要耗掉4立方公尺的水,因此去年11月抽砂船暫停作業,目前僅靠陸挖清淤,透過上遊水保及各種清淤工程,早日達成清砂量與入砂量平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曾文水庫「象鼻鋼管」 技術傲全球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3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