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的「南仁湖」是國家級重要濕地,學者長期監測發現有它日漸陸化趨勢,有人更大膽預測南仁湖「20年後走人歷史」。主管機關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目前採取出水口管控、清除周遭外來植被等方式,留存濕地也提高原生物種多樣性搶救。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教授黃大駿表示,南仁湖陸化屬正常現象,人為介入管理需適時調整,保持原有生態環境,彼此間取得動態平衡。
墾丁國家公園南仁山生態保護區是全台唯2列名國際長期生態研究網的永久樣區,也是國內少數僅存的低海拔原始林,區內設有總長8.6公裏步道,沿途可見港口木荷、殼鬥科等台灣特有種,盡頭至高點可俯瞰國家級重要濕地「南仁湖」。
懇管處導覽員表示,南仁山海拔不高卻同時存有熱帶、亞熱帶及溫帶植群,其特殊性備受國際關注,是另類台灣之光。
導覽員指出,南仁山海拔僅479公尺,屬熱帶、亞熱交界氣候,受季風、地理區位影響,卻出現分布在海拔1000公尺處的植被,如殼鬥科等,其特殊性在於濃縮了溫帶、熱帶、亞熱帶植物,在研究上佔重要地位,早期在國科會補助下被列為長期生態研究試驗地,也參與國際長期生態研究網路,以學術管道讓台灣在國際間發光。
南仁山中的南仁湖因受群山環繞風景秀麗,備受遊客喜愛,近年逐漸陸化,國家濕地恐消失,專家學者分成2派,有些學者認為濕地陸化是自然演替的現象,應尊重自然,有些學者則認為南仁湖屬國家重要濕地,應適度管理,避免過度陸化。
許書國指出,考量目前造成陸化的主因為外來草本植物快速生長,凋零後淤積湖底導致,目前朝減緩陸化速率為管理目標,採取出水口管控調節水位外,也適度挖除外來草生植物等方式,減緩陸化速度,同時提升原生濕地植物多樣性。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教授黃大駿表示,南仁湖周遭並無高山挹注伏流水,它補充水量的方式主要以自然累計為主,而近期降水少,水位自然下降,從生態學關注物種與環境自然互動的角度來看,南仁湖陸化屬正常現象,「可能變小變少,不至於不見」。
他說,影響湖水量的因素眾多,目前墾管處改造水閘門設施、移除李氏和等外來物種的生物碎屑,目的在排出湖底沉積物、友善原生洄遊魚類等恢復該地原有自然生態,「傷痕也要一陣子才會消失,需要時間去修復」,人為介入管理需適時調整,保持原有生態環境,彼此間取得動態平衡。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國家濕地南仁湖20年後走入歷史? 專家建議:尊重自然生態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35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