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Nature 2.0
作者:Trent McConaghy
編譯:Sissi
封面:@iStock/agsandrew
這裏有一個90年代的老笑話:“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只狗。”(當然現在我們會說 “doge”!)這個笑話有了一個新的版本:“在物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台烤面包機。”
這些笑話揭示了一個微妙的事實:網絡技術提供了一種去中介化的層,你可能不知道另一邊是什么。你也可能不在意。或者,另一邊可能會讓你驚訝。例如,它可能是一個半植物半機器人( Plantoid )!
又或者,另一邊可能是一片森林!是一片自有的森林(terra0 )。自我擁有的森林甚至可以配置,讓人們通過保護森林而獲利。
這些聽起來可能像是科幻小說,但事實上正是由於區塊鏈和AI技術的進步而出現的。
爲什么要止步於自有森林?那自有風力發電廠呢?太陽能發電廠?以及一般的發電設施?這對於能源意味着什么?
我們可以思考一個更爲廣泛的問題:我們如何從一種“爭奪有限資源”的零和博弈思維轉變爲一種“富足”的正和博弈思維,從而實現每個人都能獲益的局面呢?
事實證明,有一系列的思想和技術,如果以新的方式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提供更高的效率,而且有可能實現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次重大升級。我稱其爲 “Nature2.0”。
以下是一個關於構建未來愿景的系列基礎篇章,涵蓋了Nature1.0、區塊鏈、AI 和 AI *區塊鏈(AI DAOs)。從這些基礎中延伸出去,我們得到了Nature2.0。讓我們开始吧!
以樹木爲例。它從周圍的土壤吸收養分,從空氣中吸收雨水和其他水分,從二氧化碳和陽光中吸收能量。它利用這些物質生長——制造木材和葉子——並產生氧氣和糖。重要的是,所有這些過程都是本地化的。
這棵樹與其周圍環境形成了共生關系——與松鼠、蚯蚓、草等等。
考慮到所有這些相互作用,這棵樹實際上沒有一個獨立的身份。它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在意。它沒有所有權的概念;它沒有稀缺性的概念;它沒有金錢或價值的概念。它只是存在着。
這棵樹是自給自足的(在其最小的生物圈內):如果你砍掉一根樹枝,它會長出另一根。樹木還能通過種子擴散生長:種子被風吹散,新的小樹會在種子落地的地方生長。
“反脆弱性”不僅僅是指彈性和適應能力,還包括在處於不利境地時變得更加強大。從某種意義上說,樹木也具有反脆弱性。例如,森林大火(一種打擊)會讓樹林更加強大,從而更加有利於長期的生長。
當然,自然界不僅僅是樹木。在這個大自然中,我們可以從植物和動物开始,再到更高層次的生態系統,例如森林、山谷、島嶼和大陸。每個生態系統都是自給自足的,而且許多生態系統具有反脆弱性。
如果我們再往上看,我們能看到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我們的星球——地球母親。我們以及周圍的生態系統,生活在支持我們、培育我們的基底上。這是我們的搖籃、我們文明的搖籃。沒有它,我們一無所有。這就是 Nature。
盡管人類和周圍的生態系統依存關系緊密,但我們卻面臨着許多問題,如貧困、飢荒、全球變暖和物種消失等,無法實現富足共享。
然而,我們是否能夠實現富足共享呢?或者說,在當今時代,科技是否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並與自然協調一致?本文將探討這些問題。
首先,我將介紹兩個強大的技術槓杆,它們有望對解決這個問題產生積極的影響:區塊鏈和 AI。然後,我將把它們綜合成 AI *區塊鏈,然後將其延伸到關於富足的問題上。
讓我們從區塊鏈技術开始。我將提供許多視角,從“普通”的低層次定義到社會層面的高層次定義。
“區塊鏈”最基本的表述是:它是一種數據結構,就像計算機科學中的一種數據結構。這種數據結構是由一系列區塊組成的鏈,其中每個塊都包含一系列交易。
交易可以是發行或轉移資產。發行意味着“我創建一些比特幣或其它代幣”,其中“我”可以是外部用戶或網絡本身。而轉移意味着將資產所有權從 A 轉移到 B。這些交易都經過數字籤名,從而使其非常安全。
一旦你有了這些交易列表——這些“區塊”——你只需要以一種安全的方式將它們鏈接在一起。它形成了一種“區塊鏈”結構,其中每個鏈接都是指向上一個區塊的哈希指針。然後,你可以讓任何人保留這個列表的副本,每個人的副本都會自動與全球其他人的副本同步。也就是說,這些列表是基於“共識”的。
“區塊鏈”另一個更高層次的表述是:具備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具有資產屬性等藍海優勢的數據庫。
我們先從數據庫开始講起,就像 Oracle 數據庫一樣。數據庫就是一種存儲結構化數據並可進行查詢。下面是 Oracle 公司總部的照片,形狀類似數據庫圖標。
傳統數據庫由單個系統管理員管理,如果將數據存儲在多個服務器上則被稱爲“分布式”,但一個系統管理員可以刪除整個系統,然後就出問題了。
區塊鏈是一種具有新“藍海”特徵的數據庫:
去中心化——沒有單個實體可以擁有或控制它。不存在單點故障。
不可篡改——一旦寫入其中,就會一直存在。(就實際情況而言)
具有資產屬性——如果你擁有私鑰,就擁有某種東西。這可以是數字資產,甚至是通過“數字孿生”身份來實現對實物的擁有。在文章中有詳細闡述。
我們可以將區塊鏈視爲去中心化的處理平台,而不僅僅是結構化數據存儲平台(數據庫)。也就是說,它是“智能合約”的基礎設施。從概念上講,我們添加了一個虛擬機(VM)來運行智能合約,並使用去中心化的數據庫來存儲該虛擬機的狀態。
我已經描述了我們如何將區塊鏈框架化爲去中心化數據庫或處理平台。我們可以泛化這一概念。在過去,我們已經有了桌面端、早期的Web(LAMP堆棧)、雲(例如AWS服務)、移動設備等計算堆棧。現在我們有一個新興的計算堆棧,用於區塊鏈——去中心化計算堆棧。
我們可以按計算的三要素(存儲、處理和通信)來組織這個計算棧。在每個要素中,都有一些基本構建。在存儲方面,包括文件系統、數據庫和價值存儲。在處理方面,包括智能合約、高性能計算等。本文進行了詳細闡述。因此,“區塊鏈”不僅僅是一個神奇的單一體,它實際上是許多構件的組合。
讓我們再提高一個層次。人們稱區塊鏈爲“信任機器”,因爲它最大程度地減少了操作所需的信任。
以匯款爲例,來解釋一下區塊鏈是如何幫助我們減少信任依賴的。如果我想要從加拿大的銀行账戶向德國的銀行账戶匯款,通常需要經過2-3家中間銀行進行轉账。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支付10美元的轉账費用,這是因爲我們需要對這些中間節點(如銀行)提供信任,而這種信任通常基於它們的規模、經驗等因素。而且這個過程需要花費好幾天的時間來完成。
區塊鏈通過使用密碼學和共識機制而不是聲譽,提供了對交易更高的信心,只需很少的花費,在幾秒鐘或幾分鐘內完成轉账。換句話說,作爲“信任機器”,區塊鏈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運作所需的信任(人類/銀行),從而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在無需中間人的情況下進行交互。Nick Szabo將其稱爲“社會可擴展性”。
有時,“信任機器”被解釋爲“你可以將數據寫入區塊鏈,然後數據就成爲真相了”。這是不正確的。區塊鏈並不是真相洗白機器。
一種貨幣的價值是基於持有該貨幣的人和其周圍生態系統對其價值的共識。信任機器可以更容易地跟蹤“誰擁有什么代幣”,從而推斷出這些代幣價值的共識。就是爲什么有人稱它爲“神奇互聯網貨幣”的原因。
如果你問我區塊鏈最重要的特徵是什么,我會說“激勵”。爲什么:你可以設計一個網絡,通過用代幣獎勵他們來激勵人們做事情。
比特幣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比特幣網絡的目標是使其交易列表難以被篡改,這是它對安全的定義。它會以比特幣的形式獎勵人們的安全性貢獻,比如增加哈希率(基本上是電力)。實際上,比特幣正在最大化電力的利用。
比特幣的激勵機制效果如何?非常驚人。它的能耗超過了大多數小國家,並有望在2019年中期之前使用的電力超過整個美國。(注:原文寫於2018年)。現在,你可能會認爲:這太可怕了!我同意,這一點是可怕的。然而,現在有比比特幣更高效的區塊鏈技術,所以請不要基於比特幣的低效率來否定區塊鏈。我的觀點在於,展示區塊鏈作爲激勵機器的驚人威力。
我們有自來水廠和電力網作爲公共基礎設施網絡(PUN)。現在,我們還有更多以信息爲中心的網絡。比特幣也是一個PUN。它是一項供全人類使用的服務,它可以作爲價值儲存或數字現金。另一個例子是海洋協議,它是一個針對數據本身的PUN - 用於購买和出售數據,作爲全人類使用的全球數據公共品。
這些公共基礎設施網絡是自給自足的,非常難以被摧毀。要摧毀比特幣,你實際上必須摧毀這6,000個節點中的每一個。而總是有一小部分人(也許是10個,甚至是10,000個!)會一直運行比特幣節點直到他們的生命結束。這些網絡也具有反脆弱性。每次攻擊比特幣時,如果有人真的設法攻擊它,其他人會進來修復這些漏洞,這使得每次攻擊都使其變得更加強大。具有自給自足的反脆弱特性,公共基礎設施網絡甚至可以實現像萬年鐘那樣,10,000年的時間跨度。
公共基礎設施網絡並不局限於提供信息技術服務,也包括與物質有關的領域。本文對此進行了詳細闡述。
我們可以更高層次地描述區塊鏈,將其視爲“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DAO 是在去中心化基礎設施上自主運行的計算過程。沒有人可以關掉它,即使是貝索斯(他可以關掉 AWS)。同時,它還具有資源操縱功能,包括錢包,可以持有比特幣、以太坊等數字資產。
DAO 是一種能夠擁有財產的自治代碼,類似於一種“電腦病毒”,但是是有益的。比特幣是 DAO,以太坊也是 DAO。在以太坊上運行的越來越多的自治應用程序也是 DAO。
物理學家 Erwin Schrödinger 在他的論著《生命是什么》中,將生命簡單地歸結爲物理過程。之後,物理學家 Jeremy England給出了熱力學的解釋:一切皆爲熵。碳並不是神。
在這個思路下,Ralph Merkle 稱區塊鏈是互聯網上的新生命形式。
以上已經給出了幾種關於區塊鏈的觀點,接下來將就 AI 提出不同的表述。當我們將區塊鏈與 AI 結合時,你將看到火花四濺。
“模仿人類認知行爲”
AI 最初的目標之一是模仿人類行爲。最好的例子就是圖靈測試:在人和計算機之間傳遞信息時,判斷身處牆後面的人是人類還是計算機。雖然這很有趣,但在實際環境中,AI領域發現了更實用的定義。
以下是一個例子。下面的圖片展示了 NASA 研究員 Jason Lohn 和 Greg Hornby 進化出的一種天线。在實際應用中,它的性能超過了所有由人類設計的天线 - 而它本質上只是一根彎曲的回形針。
以下是一個例子。現代芯片可能擁有100億個晶體管,由一支20人的團隊在短短幾個月內設計完成。這歸功於人類設計師使用的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背後的 AI 技術。[McConaghy等人,2012]
AI 可以被看作是一組工具,如分類、回歸、知識提取、優化、創意設計等。下面這張圖片就是一個例子,輸入一個五維的原始數據集,並輸出一棵決策樹,用於做電路設計決策 [McConaghy等,2008]。
更廣義地說,人工智能領域還有一個子領域叫做“人工通用智能”(AGI)。這個領域實際上是關於具身智能體的,無論是在物理世界中奔跑的機器人,還是在模擬的虛擬世界中。這個領域非常年輕,發展尚不成熟,但是它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價值的想法,爲世界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前面的兩個部分分別介紹了區塊鏈和 AI 的概念。我們可以將它們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叫做 AI DAOs 的概念:即 AI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什么是 AI DAO?它是運行在去中心化處理基礎設施上的 AI,或者是在 AI 算法的支持下運行的 DAO。
例如,一個運行在智能合約平台(如以太坊)上的 AGI 算法,如下圖所示。
這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ArtDAO。
首先,創建一個 DAO,使用 AI來生成藝術品,例如使用遺傳編程(GP)或者 Deep Dreams(神經網絡的變形)。
一旦 DAO 生成藝術品,它只需將其出售,例如在去中心化市場 OpenBazaar 上進行交易,以此賺取一些以太坊或比特幣。
然後,重復這個過程。隨着時間的推移,DAO 的財富不斷增長。假設生成一張圖像的計算成本爲1美元,而 ArtDAO 將其以10美元的價格出售。隨後 ArtDAO 再生成10張圖像,從而賺取100美元。然後,它再賣出這些作品,賺到1,000美元,接着10,000美元,如此循環。很快,我們將會有世界上第一個 AI 百萬富翁!沒有人能夠控制它。
這是現今技術所能實現的。
這只是一個开始。你可以讓它使用遺傳編程(GP)演化出自己的代碼。GP 可以隨機添加一些代碼,刪除一些代碼,等等。大部分的更改都是無用的。但是,偶爾會出現更好的變化。這些變化將得以生存和繁殖、不斷變異和交叉,以獲得更有趣的行爲。這不再是模擬演化了,因爲其中並沒有任何模擬的成分,而是真正的演化。
AI DAO 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形式:
1)以 AI 爲中心,周圍是一群代幣持有者
2)AI 在四周,中心是智能合約
3)有一群 AI智能體,它們相互通信,像蟻群優化算法那樣產生新興智能
有幾種方式來構建 AI DAOs。可以從 DAO 开始,然後加入 AI;或者可以從 AI 开始,將其放在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上。或者從軟件即服務(SaaS)出發,也就是某個公司運行某項服務,將其轉化爲 DAO,並加入 AI。
甚至可以將物理服務轉化爲AI DAO。因此,這些事物不僅僅可以存在於網絡上,也可以與實體相連。
AI DAOs 也可以獲得權利,依據當今的法律來實現。下面是方法:
首先,從具有法人身份和相關權利的公司开始。
將該公司自動化爲 AI DAO,將控制權從人類轉移給在 DAO 中運行的 AI。就像 The DAO 的創造者所展示的那樣,在瑞士 Zug 設立的公司,不需要與人有關聯。與 The DAO 的區別在於,AI DAO 使用 AI 算法進行決策。
然後,你擁有了一個有權利的 AI。而且你不能中斷它。我們不需要立法來使這種情況發生;實際上,目前就可以實現。
AI DAOs 的潛在影響可能是乘數級的,它比單獨的 AI 或 DAO 更強大。AI 獲得了它缺失的資源,DAO 獲得了它缺失的自主決策能力,兩者潛在的影響是具有乘法效應的。
我已經討論了Nature1.0、AI、區塊鏈和 AI DAO,這些如何統一起來呢?
簡單的答案是:AI DAOs to themoon.但我保證這個“飛向月球”的版本是積極的!
“AI DAOs to the moon” 意味着什么?
現如今,自動駕駛汽車正在得到廣泛關注。那么,如果這些汽車都是自我擁有的呢?每一輛汽車都是一個獨立的智能體,擁有自己的錢包,可以看作是帶有資源的 AI DAO。如果汽車需要維修,它會去修理店,並與維修人員籤訂合同進行維修。這是可能的。所以,我們將擁有自動駕駛、自主擁有的汽車,與周圍的生態系統進行交互。
當然,我們不必僅僅停留在無人駕駛汽車上。在美國,自動駕駛卡車已經开始投入生產。讓它們也擁有自主權吧。
此外,道路本身也可以擁有自主權。讓我們進一步闡述。道路是通過徵稅、政府建設和投入資金建造的。這涉及到資本的集合和用於公共事業的投入。因此,我們也可以將資本匯集到一個 RoadDAO 中,隨着時間的推移,該組織可以自行購买道路並擁有自己。讓道路也擁有自主權。
接下來,我們可以考慮自我擁有的風力發電場和電網。考慮到我們可以注入激勵因素以達到碳中和,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所有這些都可以在現今的技術條件下實現。
這裏有一個有趣的想法是讓生物與機器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兩者可以相互接近。
還記得自主擁有的森林項目 terra0 嗎?它是自然和機器相互融合的一個例子。
我們也可以反過來,將機器與自然相融合。也就是說,將機器變得更像自然。Plantoid 這個項目就實現了這個想法。它實際上依賴於人類的介入來復制自己,但是它會激勵人們這樣做,因爲它會給予他們代幣作爲獎勵。
我們還可以進行更高層次的融合。我們可以從最低層次的植物和動物开始,逐步進入更高級的生態系統,例如道路、電力網,甚至是更多的智能機器和設備。當然,這些設備需要和物聯網、機器對機器通信等連接在一起。
這些車輛不需要身份,不需要所有權。它們沒有稀缺性的概念,甚至沒有貨幣的概念。它只是存在着。自給自足、反脆弱。
在更高的層面上,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群體形態。它們沒有身份、所有權、稀缺性或貨幣——它們只是存在着。它們是自給自足、反脆弱的。
這就是 “Nature2.0”。這是生物與機器的共生狀態,只是簡單的提供。
很多人夢想着實現普遍基本收入(UBI),因爲它可以解決人們對於面對 AI 帶來的失業擔憂,並幫助更多人追逐自己的夢想並實現自我價值。
區塊鏈使收入分配變得簡單明了。只要提供一些證明,證明這是一個人類,那么這個人就可以獲得同等數量的收入。
問題在於如何付款。Nature2.0 提供了解決方案!簡而言之:來自自主機器的利潤繳納到 UBI 鏈中。
讓我們以一輛自動駕駛的自主車爲例。它通過類似於 Uber 的拼車服務產生收入。它的成本僅僅是汽油和維護費用;它沒有直接要養活的人。因此它可以每個月產生可觀的利潤。這個想法是將利潤直接投入到UBI鏈中!
讓我們爲每一輛自擁有汽車,卡車,道路和電網等都重復這個過程。從機器中獲得的富足將轉移到人類。 (向 JP Doomernik 表示贊賞,他構思了這個想法,太棒了!)
像許多技術一樣,AI DAO 是一把雙刃劍。它有積極和消極的兩面。“Nature2.0” 是對 AI DAO 積極定義的表述,然而還存在着消極的一面,會帶來風險,即我們無意中將所有控制權交給了機器。在先前的文章和演講中詳細介紹了這方面的風險。讓我們盡力確保積極的方面會佔據主導地位。
在 “Nature2.0” 中,沒有人知道你是一片森林。
Nature2.0 中,沒有人知道你是電網,你只是存在着,提供着服務。
總的來說,我們正處於我們稱之爲 “Nature” 的文明搖籃的升級之路上。Nature1.0 是種子和土壤。Nature2.0 則加入了硅和鋼鐵的元素,將生物與機器相結合。這樣做的唯一目的是爲了實現富足的生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AI 與區塊鏈的融合:邁向 Nature2.0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3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