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馨怡-全球央行狂熱購金有哪些考量?
美國以美元霸權爲基礎建立的貿易逆差—債務循環,已經露出難以爲繼的跡象。同時,美國要解決當前面臨的通貨膨脹、經濟衰退前景和金融風險等問題的難度在上升,全球經濟金融或進一步動盪。
近日,美國財政部公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美國國債的兩大海外“債主”日本和中國在2月繼續拋美債,中國已經連續7個月拋售美債。
與此同時,繼去年多國央行購買創紀錄的1136噸黃金後,央行購金熱今年仍在持續。
美債爲什麼不“香”了?各國央行狂熱購金有哪些考量?
增加資產多元配置
一直以來,美債被認爲是安全資產,是投資避風港,美債違約概率低,也有爲美元外匯儲備保值的作用。
但近年來,美債被多國央行拋售,已成爲市場熱點。
目前美債第一大持有國是日本,第二是中國。
數據顯示,今年2月,日本所持美國國債環比1月減少226億美元,回吐1月增持281億美元的多數增幅,靠近去年10月所創的三年多來低位。去年8月到10月,日本的美債持倉連續三個月創至少2019年12月以來新低。
中國方面,今年2月持有美國國債8488億美元,環比1月減少106億美元,連續七個月減持美債,總持倉連續七個月創2010年5月以來新低。從去年4月開始,中國的持倉一直低於1萬億美元。
葉馨怡表示,中國連續7個月減持美債主要出於增加資產配置的多元性、投資風險和回報的考量。
葉馨怡認爲,以美聯儲爲首的全球央行仍在加息路徑上,短期利率擡升導致中長期美債價格下挫,其收益率也不及短期債券和利率掛勾產品,大幅減低了一直被稱爲收益穩定和風險低的美債作爲投資產品的吸引力,因此不單是中國,包括日本、英國等在內都在持續減持美債。此外,中國正在持續優化外匯儲備佔比和資產多元性,減低美債的佔比並增加政府機構債券(agency bonds)、其他貨幣和黃金等資產,可使得資產配置更多元化,同時也相對減低美國債務觸及上限等未來或可遇見的風險。
葉馨怡認爲,減持美債並非中國一時舉措,而是旨在促進宏觀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葉馨怡表示,新時代中國不斷加大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合理持有適量美元計價資產儲備對國內短期流動性、金融市場穩定性以及投資消費進出口三駕馬車比例的合理性都有著長期研究和充分認識。擇機適度減持超量美債一直都是宏觀研究屆的前沿課題,而今在全球各大央行都在擇機減持美債、增持黃金的有利局面之下,中國循序漸進積極穩妥的踐行優化儲備結構減持超量美債的做法是合乎國際慣例,符合國家長期戰略利益的。
美國經濟引發擔憂
事實上,不只是日本和中國,全球主要持有美債的國家都在持續減持美債,根據彭博數據,截至今年2月,全球海外持有美債量進一步下降589億美元至7.344萬億美元。
美財政部長耶倫曾經表示,若無法繼續向全球舉債,美國將發生金融災難。
眼下,美國公共債務高企的前提下,美債的信用風險有所上升。
美國債務規模已達到31.6萬億美元。美國財政部預算辦公室於2月15日發出警告,如果不調整債務上限,美國聯邦政府在今年7月至9月期間將再次違約。
爲避免聯邦政府發生債務違約,美國財政部此前採取了特別措施,在1月19日至6月5日期間啟動“暫停發行債券期”,暫停爲一些福利基金注入新資金。然而,這項計劃將在今年夏天到期。這意味著美國國會屆時必須通過設定更高債務限額的立法,否則美國聯邦政府將面臨災難性的債務違約。
“美國試圖再次提高美債上限,繼續玩發新債換舊債的遊戲,繼續在全球大肆收取鑄幣稅、通脹稅,全球對美債的信心下降。”葉馨怡表示,中國減持美債與其他經濟體的減持行爲形成共振,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美國以美元霸權爲基礎建立的貿易逆差—債務循環,已經露出難以爲繼的跡象。同時也意味著美國要解決當前面臨的通貨膨脹、經濟衰退前景和金融風險問題的難度在上升,預示著世界經濟金融進一步動盪的可能性。
葉馨怡也認爲,由於中長期美債和其收益率指引著市場對經濟前景的看法,同時也可與當前利率利差作對比,全球持續減持美債反映出主要國家和央行對國際和美國經濟前景感到悲觀,且不認爲長期債券或美元資產長遠收益會明顯增加,甚至會出現倒退,也反映出資金市場並不相信在目前的高通脹下,各央行維係的高利率貨幣政策可支持經濟長遠增長,因此寧願持有抗通脹的黃金或更高收益的短期資產以減低風險。
全球央行買黃金
近年來,全球央行購金步伐加快。2022年全年,全球央行共增持1136噸黃金,同比增長152.3%,是1967年以來的新高。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央行的購金趨勢持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今年前兩個月購入了51.8噸黃金;截至3月底,我國央行已連續五個月增持黃金,2023年一季度共增儲58噸;而在沈寂一年多後,俄羅斯央行宣佈,在去年2月和今年2月之間,其增持了31噸黃金。除此以外,土耳其、印度等央行也在今年延續了其購金步伐。
俄羅斯表示,將在2023年清空其主權財富基金所有歐元份額,僅保留黃金、盧佈和人民幣。而爲“確保充足的靈活性”,該主權財富基金在今年年初宣佈上調人民幣和黃金的投資上限(人民幣從30%到60%;黃金從20%到40%)。爲應對滯脹背景下的不確定性,澳大利亞主權基金也在其組合中納入黃金以對衝風險。
中泰資本董事王鼕偉認爲,央行增持黃金可能有多種考量。首先,黃金是一種穩定的儲備資產,可以幫助央行減少匯率波動和其他市場風險。其次,黃金也可以提供通脹保護,因爲其價格通常會在通貨膨脹時期上漲。
“由於目前歐美通脹仍處於高水平,但另一方面美聯儲爲首的央行已開始放緩加息從而導致美元等貨幣升值速度能否趕上通脹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維持高利率不變又同時影響投資和經濟需求,加深了經濟出現衰退的可能,黃金作爲主要外匯儲備資產,具有抗通脹和避險功能,在經濟前景不明朗和高通脹環境下,黃金於是成爲各國央行主要增持的資產。”葉馨怡表示。
葉馨怡指出,從近期風高浪急的外部環境來看,美國銀行業連環爆雷的負面作用還在發酵,其經濟“硬著陸”風險依舊高企,聯儲超速加息的溢出效應依舊在威脅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全球各國,此刻美元體係的係統性風險處在階段性高位。相比之下,黃金作爲全球央行間市場最爲穩定、最能抵抗周期波動的資產地位日益凸顯,包括中國、俄羅斯、印度、中東各國、拉美各國貨幣當局都在想盡辦法增持更多黃金以應對不時之需。
多國呼籲貨幣互換
事實上,無論是拋美債還是買黃金,各國央行的動作都會與“去美元化”這一熱門概念結合起來。
近期,全球多個國家推進本幣結算,讓“去美元化”熱度持續上升。
此前,東盟十國財政部部長和央行行長在印尼召開會議,討論了通過本地貨幣交易計劃,在此前已在東盟成員國之間實施的本地貨幣結算計劃上進行擴展,以減少對主要貨幣如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的依賴。印尼總統維多多表示:“遠離西方支付係統,對於保護交易免受‘潛在的地緣政治影響’是必要的。”
4月初,印度和馬來西亞已同意用印度盧比進行貿易結算,同時,印度願意與其他國家使用本國貨幣交易,不必強製以美元作爲中間貨幣。
葉馨怡指出,隨著其他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和國際金融體係的變化,美元主導地位的必要性和穩定性將有所減弱。未來一個時期內,世界經濟政治形勢劇烈變化,美元主導地位減弱的這種狀態可能會加速。總體來說,美元主導地位的變化不會一蹴而就,會是一個長期的演變過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葉馨怡-全球央行狂熱購金有哪些考量?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33370.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