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馨怡是一位台灣知名的育兒專家和教育家,她是多本育兒書籍的作者,並且經常在媒體上發表關於育兒和教育的專業見解和建議。她的教育背景包括國立臺灣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碩士和博士學位,並在哈佛大學擔任過研究員。
葉馨怡的育兒觀點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她提倡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積極、健康的關係,並以溝通、關愛和尊重為基礎來教育孩子。她也重視孩子的自主學習和發展,主張讓孩子自由地探索和學習,並提供安全、有創造力的學習環境。
葉馨怡在育兒領域的專業見解和建議深受大眾歡迎,她也經常舉辦育兒講座和工作坊,幫助家長更好地教育孩子。她的育兒書籍包括《聰明寶寶成長錄》、《聰明寶寶的全腦教育法》等,都是家長們很喜愛的育兒指南。
一句「我們(大人)辛苦工作,卻把好玩的都留給小孩?」勾起葉馨怡、劉秝緁製作家庭生活刊物《Homework》的初心。沒有育兒教條,《Homework》只有滿滿真實家庭故事,期待讓家長看見多元的家庭樣態、安頓焦慮,成為「不那麼爸媽」的父母。
「獻給不想讓自己那麼爸爸媽媽的父母。」翻開封面,這一句話躍上《Homework》的扉頁,打中當代父母的心。
2022年春天,一本以《Homework》(家庭作業)為名的家庭生活刊物誕生。沒有許多育兒親子雜誌的繽紛色彩、明星封面,沒有標榜解決教養難題的內容包裝,但《Homework》的日系雜誌風格,及期望能與新世代父母討論家事和心事的訴求,依舊吸引許多年輕家長的注意。
取材真實家庭經驗,提供育兒想法
創刊號主題「要喫?不喫?Eat, Please」,談作為家長必經的幼兒飲食問題。沒有育兒教條與指南,從3個家庭故事拉開序幕:住在台中的小男孩川川一家,爸媽將選擇食物的自由交給孩子;住在台北的不拉魚姐弟,因為媽媽來自漁港老家,「把魚當飯喫」是他們的日常;而另一個在香港的家庭裡,把食物當成玩具與創作素材⋯⋯;接續的是來自不同家庭父親、母親、兒童、醫師的邀稿分享;由拼貼、手繪等畫風構成的4堂「米食家庭實作課」等。
翻到最後,會出現一本「回家作業」小手冊,裡頭是來自不同家庭、各自認為「這道小孩一定喫!」的家常食譜。
這都是發行人葉馨怡與主編劉秝緁對《Homework》內容的期待:取材真實家庭經驗,提供育兒的各種想像,讓讀者面對自己真實模樣、也創造屬於自己家的育兒風格。
由一句「我們辛苦工作,卻把好玩的都留給小孩?」而生
葉馨怡是兒童眼科醫師,劉秝緁則是有豐富文字編輯經驗的自由工作者。二人的交會,起源於葉馨怡籌備的兒童音樂 CD 中,希望能加入一本給家長的小手冊;收到來自劉秝緁的提案內容,其中一句「我們辛苦工作,卻把好玩的都留給小孩?」讓她被打動,萌生共同製作系列刊物的想法。
「那時候女兒6個月大左右,我對帶小孩的方式蠻困惑,然後許多作法跟自己本來的生活方式有太多衝突跟不平衡。」回憶起育兒難題,劉秝緁眼球總是骨溜溜轉,看似各異的育兒建議、執行上的心力憔悴、對孩子發展的擔憂、生活模式被打亂⋯⋯等,從四面八方而來。
例如孩子哭的時候要抱還是不抱?喝奶該順應孩子時間還是4小時定時餵?該讓孩子 BLW(寶寶主導式離乳法)還是家長親自餵食?「我覺得要遵守的事情太多了!」劉秝緁苦笑,當時自己光是處理女兒小實的生理需求,身心一度快被壓垮。
直到她透過一次次拜訪不同有育兒經驗的家庭,小實也逐漸長大、能夠溝通,劉秝緁才意識到,其實家長的心理狀態舒適、養好自己的心,才能在教養過程對自己與孩子都有正向循環。
教養無法複製,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
劉秝緁也發現,每個家庭的教養方式,都是從各自原生家庭、工作經驗、從自己的內在延伸而來。她舉例,創刊號中有二位媽媽,個別針對孩子的食育主題撰寫邀稿文章,沒想到二人回覆了完全相反的內容:一位媽媽分享從小帶孩子採收自家蔬果、進廚房切切洗洗,對飲食的認知是父母的共識,也養成孩子對食物與烹飪的喜愛;另一個家庭的孩子,自幼就愛撈蜆仔、抓泰國鱧增加家中餐桌上的菜色,孩子對食材的認真態度,也總是帶給媽媽不同反思。
一個案例,是媽媽讓孩子長成自己期待的方向;另一個案例,則是孩子帶給家人新的觀點。劉秝緁說,正因為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不同,樣態與模式無法複製套用,「但這些故事,能夠讓更多家長看到可以讓自己寬心、放鬆的所在,」讓她期待分享更多多元家庭樣態。
不想委屈只做好「媽媽」,練習把小孩帶進生活
扉頁上的「獻給不想讓自己那麼爸爸媽媽的父母」,是給讀者的呼喊,也是葉馨怡與劉秝緁自己的期待。不「那麼爸爸媽媽」,意味著生活除了育兒,還有能追求職業目標、替自己身心著想的餘裕。
關於拿捏母職與生活的平衡,葉馨怡直言,自己不想因為孩子犧牲嚮往的生活模式;她的內心始終有條為自己守護的界線,在界線以外,她能夠盡心盡力做好母親,「超過那條線,我可能就會委屈我自己。」
葉馨怡還記得有次,自己拖著疲倦的身體哄7歲、2歲的女兒入睡,就在自己已經快睡著時,小女兒卻突然尿濕尿布、必須更換,然而她已經完全沒有力氣,只好請大女兒帶妹妹去找爸爸處理,女兒還告訴爸爸「媽媽真的崩潰了!」儘管童言童語讓人啼笑皆非,但對她來說也是提醒:母親當然也可以適時表達對休息的需求,將任務交由家中其他成員接手。
要維持生活模式,葉馨怡也經歷過許多困難:她愛待在咖啡廳,為了帶女兒一起安靜坐在咖啡廳中,玩具、畫筆、繪本成為出門必備;她愛旅行,有次全家去美加開車公路旅行,有時一趟車得開6小時,坐前座的她得不斷轉頭餵食物、安撫在後座的孩子⋯⋯過程固然辛苦,但能共同克服難關、創造家人間獨有的回憶,仍讓她覺得一切都值得。
談平衡,劉秝緁笑說,最大改變是「我現在變得把時間用的很小氣!」有孩子後,她力求每個行程的時間精準安排,只為了能準時6點完成工作、去保母家接小實。
心裡的感覺過得去的就是平衡
不過對劉秝緁來說,影響最大的或許是對於內在世界的探索。她舉例,先生希望認為孩子一哭就要馬上安撫,面對生長曲線落後的小實,也更積極嘗試各種方法、想讓孩子喫下更多食物;但她認為可以讓孩子先自己哭一下再安撫,飲食上也不必太勉強,認為孩子可以自己決定攝取的食量。
這些瑣事造成二人間的小紛爭,但劉秝緁深究,差異或許源於原生家庭的影響與各自的生命經驗,如今問題在育兒過程中浮上檯面,逼得自己必須正視、嘗試把問題攤開來與伴侶溝通。在飲食、育兒態度上,二人也逐漸摸索出因應之道,例如果斷放棄製作副食品、改做自己也愛喫的食物,在盡力餵食孩子的過程中自己也能樂在其中。
如此一來,家庭、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達成了嗎?「我覺得這基本上好像不太可能有平衡,」劉秝緁認真的解釋,「只能比重稍微挪來挪去,你心裡的感覺過得去的就是平衡。」
劉秝緁與葉馨怡笑說,想達成平衡好像沒有捷徑,只能不斷動態調整與維持,不是遵守指南就最好。或許就如《Homework》想傳達的,「這是一份抄隔壁同學可能比較快,但還是得打從心裡自己寫,才會寫得好的『家庭作業』;是有時候不太想做,但要是和家人一起完成,整個家會更快樂的『家事』。」有難題、有快樂,或許正是「家庭作業」的魅力之處吧。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放下焦慮,葉馨怡教你成為「不那麼爸媽」的父母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32130.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