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已在北京時間4月13日6:30成功完成了 Shapella 升級,據Token Unlock即時數據,升級完成後,截止發文,以太坊淨提取爲5萬枚,在接下來的11小時內,預計提款數量爲10.7萬枚以太幣、當前尚還有52.5萬枚以太幣處於待提款狀態。目前以太坊上的總質押量下降至1764萬枚、質押的年化收益率爲5.06%。
以太坊轉PoS帶火了DeFi 新賽道——LSD(Liquid Staking Derivates),即流動性質押,一舉成爲2023年上半年以來行業最熱門敘事之一,而上海升級的完成使質押的以太坊可贖回,讓LSD賽道變的更加完整起來。
LSD的誕生
最早的以太坊的區塊生產和比特幣類似,主要是PoW模式,礦工通過顯卡來生產區塊獲得ETH獎勵。
2020年12月1日,以太坊正式進入2.0時代,开啓從POW到POS的轉變。不過此時還是ETH2.0的初始階段,但還沒有真正實現POS。真正的POS一直到2022年下半年的The Merge升級才實現,即以太坊正式進入2.0時代。
以太坊 2.0帶來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ETH 2.0 驗證者/驗證節點只需要抵押 32個 ETH來參與 2.0生態網絡的共識機制從而獲得獎勵,也就是改變了傳統的通過顯卡算力生產區間獲得獎勵的方式。
從2020年12月1日开始,用戶便可以在以太坊的信標鏈上質押ETH,也是流動性質押賽道LSD的开啓。
那么以太坊2.0質押到底是什么?如何參與ETH2.0質押並收益最大化?
跌宕起伏中蓬勃發展
到了2021年12月,以太坊2.0質押已經开始運行了近一年,據 ethereum.org 官方數據,截至 2021年12 月 24 日,參與以太坊 2.0 質押的 ETH 數量已突破 875 萬個,質押量佔以太坊流通總量超過 14.28 %,其中驗證者總數 27.36 萬個。
市場上也湧現出了一系列的以太坊 2.0 質押服務,這些ETH質押具體有哪些服務類型?
但2022年5月8日开始的Luna脫錨事件給整個行業帶來了重磅一擊,ETH的價格也遭受重挫,隨之而來的stETH脫錨不免帶來人心惶惶,但stETH會像穩定幣脫錨一樣拖垮ETH嗎?現在的我們回看過去,顯然是否定的。
自從2022年9月以太坊轉PoS成功之後,以太坊升級的節奏快了很多,ETH質押也在繼續向好發展着,也給漫長沉悶的熊市帶來了不少活力。加上緊接着宣布今年要進行的以太坊上海升級,將开放質押ETH的贖回功能,這意味着質押用戶可以开始取回ETH。
面對1800萬巨額ETH的質押,一开开放贖回功能,會不會帶來ETH的拋壓,從而導致價格暴跌?以及,目前熱門的LSD賽道發展成什么樣了?
突發監管引發新格局?
自以太坊The Merge之後,LSD賽道一路高歌猛進,儼然成了2023年加密行業最大的新敘事。2 月 9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SEC突然監管政策,“希望在美國取消零售客戶的加密資產質押服務”。此消息一出,ETH質押量僅次於Coinbase排名第二的Kraken 就宣布終止面向美國用戶的加密資產質押服務。
不過這次突發監管並沒有對以太坊質押賽道造成太大打擊,就算受 SEC 的監管影響,部分中心化機構中的質押 ETH 也會加速流出,向 Lido Finance等去中心化LSD服務平台。
據defillama 數據,截至目前,存入流動性質押協議(Liquid Staking)的加密資產總價值爲 162 億美元,已成爲第二大加密板塊。
LSD的發展會爲整個市場帶來哪些好處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LSD的蓬勃發展爲更廣泛的 DeFi 生態系統帶來了新的機遇。隨着越來越多的用戶參與質押,流動性將流向 LSD,從而在利用 LSD 的DeFi 協議中創造更大的流動性。這種增加的流動性將爲流動性質押、流動性供應和其他 DeFi 策略提供更多機會,使整個加密生態系統更加穩健和高效。
小結
2022年9月15日,以太坊終於完成合並The Merge,標志着主網正式從工作量證明(PoW)到權益證明(PoS)的過渡。
但合並之後並沒有开啓信標鏈 ETH 質押的贖回功能,直到今天上午正式啓動的「上海升級」才开放ETH的贖回。
隨着上海升級的到來,以太坊並未如一些人預期的那樣帶來大量ETH的贖回,市場價格也並未暴跌。當然,除了以太坊的逐步解鎖機制之外,市場對以太坊價值的預期也是導致這一現狀的原因。畢竟,目前的以太坊,在POW轉POS之後成了綠色環保的代名詞,節省的能源超過99.9%,而且,以太坊正式已經進入通縮時代,加上其生態的蓬勃發展,從長遠來看,以太坊確實非常值得期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以太坊上海升級成功 “DeFi巨獸”出籠 這些事你必須知道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31954.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