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在邁阿密舉辦的比特幣2022大會,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在大會上,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密碼學家 Nick Szabo 在演講時,爲我們講述了比特幣發明之前的密碼學歷史:
雖然 1970 年之前的大部分密碼學工作主要由軍方和間諜機構密碼實施,但當 David Chaum 博士在 80 年代發表了關於匿名數字貨幣和匿名聲譽系統的論文後,衍生出了密碼學運動,影響了全球上千名密碼學家、哲學家和數學家,參與到保護網絡時代個人隱私的技術討論浪潮之中,這些人也被稱爲“密碼朋克”。很顯然,密碼朋克們擁有着“超前思考”,在當時那個技術不發達的年代就开始研究如何保護人們的隱私,以及如何讓通信和支付從物理世界轉移到數字世界。
所以,薩博將比特幣區塊鏈稱之爲“代表了幾十年來密碼學、自由和隱私研究的高潮”。
或許大家不知道的是,如今已經代表了區塊鏈的主要特徵和編程語言的智能合約一詞,最早就是由薩博提出的。
簡單來說,智能合約就是[以代碼的形式寫入到計算機中的一種合約或協議,當觸發協定條件之時,智能合約會自動執行命令],當區塊鏈技術誕生後,可擴展、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屬性,天然適合於智能合約的部署。當以太坊區塊鏈首次將智能合約融入到配置之後,這一改變讓以太坊成爲了當紅炸子雞,智能合約成爲了區塊鏈行業的高頻詞,以智能合約爲內核、以區塊鏈爲地基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讓越來越多的區塊鏈愛好者認爲,Web3.0 時代即將落地。
然而,如果這些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大部分依賴於中心化的基礎設施,Web3.0 究竟還是不是去中心化的?我們爲什么還需要 Web3.0?在不需要考慮隱私的情況下,我們現在 Web2.0 時代的抖音、Twitter、Facebook 用起來不也很方便嗎?
在上期節目中我們也了解過,如今很多去中心化應用程序仍然托管在 Infure、Alchemy 這些服務商之上,這些服務商又依賴亞馬遜、谷歌雲的中心化服務器,連全球用戶超 8000 萬的加密錢包 Metamask 本身也只不過是一個通過接入 API 爲用戶展示鏈上信息的程序。就好像是“披着 Web3.0 外衣的 Web2.0”。
概念先行的 Web3.0,能否真正實現愛好者宣揚的去中心化呢?
欸,還真有這樣一種解決方案。
詳細內容請查看視頻~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科普:“互聯網計算機”Dfinity 正在創造 Web3.0 新世界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2398.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