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炒盲盒、炒數字藏品……從實體潮鞋,到神祕的盒子,再到一張張JPG圖片,交易的內容越來越虛幻,新一代年輕人玩的圈子讓旁觀者一次又一次發懵,但年輕的套利者已獲得了买車买房的資金儲備。這中間背後的策劃和蓄謀者恰恰拿捏着求富心態,成爲最終的獲利者。
俗話說,羊毛出在羊身上,那賠錢的又會是誰呢?
他們是,數字藏品二級交易市場上的接盤俠們,聽說賺錢的新手們和小散戶。
5月17日,數字藏品服務平台iBox因幾乎全线藏品暴跌而登上微博熱搜,當時話題裏不乏是高位接盤忍痛割肉的新人。可是誰能想到,5月18日該平台的所有熱門藏品全线暴漲。19日,甚至有平台熱門的“大話西遊”系列發售價99元的藏品,漲幅200多倍。
48小時“藏家”手中的資產如過山車般上下晃蕩,如此典型和明晃晃的割韭菜,卻還有某些圈內人士在宣稱“相信平台”、“這么多用戶,平台不會讓大家賠錢”等等情懷言論。但是,瀏覽絕大多數“數字藏品交易群”,又有多少人是單純因爲“喜歡”“熱愛”“情懷”去搶購藏品的呢?絕大多數用戶都以“快進快出,賺快錢”的心態混跡圈內。
擊鼓傳花的遊戲,誰都不想成爲被薅毛的“蠢羊”,但誰也無法預知有沒有下一個接盤俠。
火爆的數字藏品到底是什么?
玩家認爲這是潮流,是價值,是連接區塊鏈和元宇宙的未來;旁觀者覺得就是一張張花花綠綠的JPG圖片。
理解數字藏品,就必須知道NFT(全稱:Non-Fungible Token)。
NFT的關鍵詞有:Non-Fungible和Token。Non-Fungible的意思是非同質化,理解同質化能夠更好地幫助大家弄懂非同質化的概念。同質化商品在實現世界中以黃金、貨幣爲代表,他們的價格具有全球流通的標准化,重量相同的黃金在固定時期有相同的購买力,貨幣亦是如此。但是,非同質化則是藝術品、房地產等難以標准化的商品,基本上每一件藝術品/每個地產都具有獨一性。
因此,NFT是作爲能夠記錄非同質化虛擬資產所有權的加密數字憑證,本質上是一種不可復制、不可篡改、不可分割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存儲在區塊鏈的分布式账本上。
NFT最早是在國外興起並迅猛發展的。2017年的像素頭像CryptoPunks,以及同年10月的加密貓CryptoKitties开啓了NFT時代。2021年3月,數字藝術家Beeple創作的《每一天:前5000天》以NFT形式拍賣6934萬美元;著名街頭藝術家Banksy的《Mornos》以燒毀直播形式拍賣,在OpenSea上拍得247萬元,是原畫作價格的4倍。
2021年NFT大熱,據Nonfungible.com報告顯示,2021年NFT交易額達到176億美元,超過250萬個加密錢包屬於持有或交易NFT的人。
數字藏品類NFT,即通過NFT形式發行,將文字、圖像、視頻、音頻、遊戲道具、商品商標等類型的非同質化物質實現數字化權益屬性,可發售,可流通。
國內興起的數字藏品多以企業IP、傳統藝術品、國潮IP等文創爲主要內容,以限量發售、抽取盲盒、空投等爲形式。例如,2021年6月支付寶上线的敦煌飛天和九色鹿“皮膚NFT”,便是螞蟻鏈唯一編碼的數字憑證,當時僅需10個螞蟻積分+9.9元便可搶購。
2022年以來,更有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人民文學出版社、翼支付、銀聯雲、中國電信,還有各地博物館、數字圖書館等紛紛推出了形式各異、內容豐富的數字藏品,並且廣受好評。
@國家圖書館 首發國家圖書館數字藏品,以「詩詞中的國家圖書館」爲主題,共有風、花、雪、月 4 個系列,每個系列有10款相關主題的館藏詩詞數字藏品。
NFT作爲一個高度抽象的概念,是鏈上資產對鏈下價值的重新賦能,爲傳統實業、傳統藝術品、文創產業等缺乏流動性的市場帶來推動發展的流動性。
NFT帶來了精彩,也充滿誘惑。隨着行業如火如荼的發展,而今不論是NFT,還是數字藏品NFT卻成了無限復制的小卡片,甚至有些平台打着某些知名IP名義直接拍照掃描,無限發行,謀取利益。
從打通與現實經濟的介質,到如今的數字圖片平台橫行,非同質化物質實現數字化權益的價值與發展背道而馳。
據媒體統計,國內已有超過330家數字藏品平台。例如,唯一藝術、中網數藏、鯨藏、中藏數字、文博元宇宙、魷物數藏、ibox鏈盒等平台。目前所有平台除了發售NFT作品之外,各大平台還有兩大功能:开放轉贈功能和二級市場交易。
一般而言,平台上傳NFT作品的原創作者,可以獲得轉賣交易的一定比例的傭金(Opensea的上限是10%)。而用戶爲了獲取NFT資產所採用的第一種方法是首發搶購,一般情況單價是百元左右,在該行業賺到錢的消費者大概率都是首發搶購成功的。例如,iBox平台的“大話西遊”系列的創作者是西安電影制片廠,首發大概是99元左右,現價3W—7W,例如大話西遊之金甲聖衣#5的標價是88888元人民幣。有用戶表示:藏品類型和編號很重要,漲100倍是非常容易的。
搶購首發的難度非常大,尤其是“機器刷單”介入後,平台爲白名單用戶空投更成爲用戶盈利的主要方式,現金也已發展出了白名單私下交易的“產業”。
在付款和轉售過程,大部分平台在完成付款的時候需要創建或者綁定錢包,運用該錢包接收所購买的數字藏品,但是如iBox代管錢包是需要收取每月10元管理費用。而在轉售後,平台也會收取一定的綜合服務費,還是以iBox平台爲例,該平台將按照實際成交價格收取4.5%的綜合服務費。
爲了滿足“韭菜”的需求,死死拿捏“紅利”,絕大多數的平台都提供自由的二級交易渠道,其中衍生出的大量灰色地帶,大有2017年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趨勢。
开放二級市場交易對平台的益處除了表面的服務和代管等費用之外,還有五花八門的操縱交易價格的“暗箱操作”,例如,通過操縱上市發行的流通產品數量,進而操縱轉售市場價格,或者利用虛假交易,左手倒右手,將價格炒上去,都是爲了吸引更多小白用戶接盤和买單。所以說這背後最大的既得利益者是平台和背後的操縱者,但开放用戶間藏品交易是存在合規風險的。
平台自然不會賠本賺吆喝,第一批入場的人擁有首發的低價位藏品NFT,第二批承接了低價位的NFT,以此類推,第三批、第四批入場的交易者變成了高價位的接盤俠。擊鼓傳花,鼓聲消失後,“花”在誰手中?
現在數藏行業單個平台的暴跌就會引發一片哀嚎和恐慌,如果熊市降臨又會是怎樣的景象呢?我們需要放長线,觀察經歷整個經濟周期後行業態勢。
數字藏品的“美麗新世界”愈加“繁華”,價值被淹沒在無限制的利益中,文化成爲充滿欲望的墊腳石,“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來源:奔跑財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數字藏品的美麗新世界 誰在爲眼花繚亂的NFT买單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2397.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