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可互操作性的缺失,本質上是技術的發展落後於價值發現的過快轉變與意識形態的演化。
01 加密行業價值發展的轉變
在2020年DeFi之夏开始後,DeFi、NFT、GameFi以及SocialFi等新興賽道的崛起,意味着加密行業正在實現從早期單純的去中心化貨幣價值發現,向到去中心化智能合約平台,再到鏈上行爲與去中心化基礎應用的價值發現轉變。
加密世界的整體形態,也正在隨着這種價值發現的轉變而逐漸發生變化。在行業早期,以太坊是行業內最早的,具備圖靈完備特性的應用鏈,它佔據了90%以上的TVL(2020年中旬)。而現在,包括Layer1、Layer2在內的這類應用鏈超過了150個,以太坊的TVL佔比也逐漸的下降到了目前的58%左右。
我們看到,隨着這些有着異構共識機制、智能合約語言以及不同社區價值的新興生態,也正在將 Web3 拆分成各種生態系統,這些非以太坊公鏈找到了立足點,多鏈時代的格局已經形成。而以太坊似乎不再執着於成爲具備超級可擴展性的Layer1(尤其是ETH2.0升級完成後),它的使命正在向爲整個加密領域提供最底層的安全轉變。
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以太坊正在成爲通用結算層,所有不同的 L2 和 EVM 兼容鏈正在成爲大多數小型交易發生的地方,它們通常通過“橋”來與以太坊或其他鏈形成鏈接,來構建互操作性,形成信息與價值的交互,但跨鏈橋的風險在於,其不可控、不可預知的安全問題(資產安全的重災區)。
從另一方面看,單純以去中心化爲特點的老牌生態,比如BTC、XRP、LTC、DOGE、XLM、BCH等,正在面臨着敘事的缺失,它們因不兼容EVM,意味着這些生態難以主動融入到以太坊體系中形成價值交換。它們就像加密世界古老的城邦,曾經繁榮過,在新興加密世界中顯得格格不入,話語權越來越弱。
以“跨鏈橋”的形式爲這些非EVM鏈建立可互操作性鏈接,意味着用戶將需要放棄對其加密資產的控制權,因爲該跨鏈橋的安全性不再依賴於底層區塊鏈的安全性,所以以可信化幫助這些非EVM鏈建立互操作性是比較難的(比如 THOR 就構建的極其復雜)。
所以,即便這些“古典”資產在加密世界中佔據了相當一部分的總市值,但僅有很小一部分,能夠在諸如DeFi或NFTs等智能合約中以免信任方式使用(比如以WBTC形式在DeFi中流通的比特幣,僅佔BTC流通市值的1%),其余基本都“鎖定”在非圖靈完備的代幣中沒有任何價值流動與交換。所以,當這些資產的價值被充分釋放後,對於去中心化世界的發展無疑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
不同鏈之間建立可互操作性的方案存在缺陷,源於技術的發展落後於價值發現的過快轉變與意識形態的演化。
02 Flare Network的一場“特殊”空投
在2020年,主網尚未上线的公鏈Flare Network曾承諾,將向XRP持有者空投主網代幣Flare(FLR),並在2020年的12月12日完成了對XRP持有地址的快照。而在今年7月14日,Flare Network主網上线,並將在不久對原生代幣Flare(FLR)進行分配以兌現承諾。從表面看,Flare Network備受行業關注的原因在於,其早期空投與非圖靈完備的XRP深度綁定,走“非尋常”路线具備特殊性,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於,行業對技術創新的鼓勵與支持,以及Flare Network對於加密行業發展具備意義的肯定。
我們看到,Flare Network是目前行業內第一個專注於加密生態之間建立可互操作性的區塊鏈生態,Flare Network鏈支持EVM,並具有一個用於外部數據的共識協議,應用程序可以安全且無需信任的獲取來自其它區塊鏈的數據與狀態。
基於狀態連接器(State Connector)、Flare時間序列預言機(FTSO)、FAssets、Layer Cake等核心組件,讓Flare Network能夠從公鏈層面來保證預言機和跨鏈橋的安全性,爲所有區塊鏈系統提供互操作性支持 (所有EVM鏈、非EVM鏈之間相互的鏈接)。
Flare Network 目前正在通過生態內的准合成橋接協議 F-Assets ,針對非智能合約平台通證(比如Bitcoin、Litecoin、Doge coin、XRP等),解鎖這些非智能合約鏈原生代幣的價值,並使它們能夠參與Flare上的DeFi活動或跨鏈到其它智能合約鏈上,以充分釋放價值。 Flare Network 正在以這種方式,讓行業早期的古典加密流派在新興加密生態中得以延續。
Flare 網絡的早期構想得到了 XRP 社區的認可,在該社區的推動下 XRP 社區成爲了第一個採用 Flare 網絡的社區, 所以Flare 網絡也在早期與XRP進行綁定,對持有者進行原生代幣Flare(FLR)發放空投,完成生態的早期啓動。
在聊Flare Network爲什么重要之前,我們先來聊聊行業的可互操作性(也就是跨鏈)的現狀,再來對 Flare Network 進行說明,或許你就能對它有更爲深刻的認識。
03 可互操作性的嘗試,與始終沒能跨過的“三難困境”
隨着加密行業價值轉變的推動多鏈化趨勢的發展,跨鏈不斷的成爲了新的剛需,比如我想參與購买Solana上的某個NFT,但我的資產都存放在以太坊账戶中,這時候我急切的需要將資產從以太坊上跨鏈到Solana鏈上。
本質上,不同的區塊鏈間本質上是相互獨立的生態(無論是同構還是異構),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他們基本難以實現可互操作性,這裏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爲跨鏈,即鏈與鏈之間形成信息的傳遞(代幣的跨鏈轉移,本質上也是信息的交互)。所以,行業普遍的都是以間接的形式,實現信息的傳遞交流。
我們看到,以PolkaDot、Cosmos爲代表的,以跨鏈爲主要特點的Layer0生態,成爲了行業早期的一個熱點(2019年)。PolkaDot、Cosmos之所以稱之爲Layer0,是因爲他們本質上不是一個具體的產品,而是建立在一套模塊化、適應性強和可交互工具之上的生態系統。开發者,可以基於他們的基建來低門檻的搭建鏈,而基於它們的工具集,模塊化搭建的鏈,能夠基於它們的通信組建,比如PolkaDot的XCMP、Cosmos的IBC,以實現基於這些生態內信息的安全、高效傳遞。
對於PolkaDot、Cosmos的內部跨鏈技術方案,我們是基於肯定的,雖然它們能夠實現很好的生態內部的互操作性(這是它們當初備受關注的主要原因),但它們與一些生態外的異構鏈實現跨鏈互通,仍舊存在一定的瓶頸。Cosmos主要是通過Peg Zone實現與生態外的異構鏈的跨鏈,本質上,Peg Zone 主要由資產托管合約、外部區塊鏈全節點、籤名合約和交易轉發合約等組件組成。而PolkaDot,同樣需要跨鏈橋來進行橋接,比如目前的Interlay比特幣橋、Snowfork的以太坊橋、Bifrost的EOS橋等等。
所以我們認爲,PolkaDot、Cosmos能夠更好的實現生態內部的跨鏈,而實現與外部的異構鏈進行橋接,同樣需要借助跨鏈橋進行輔助,缺乏在異構鏈上快速部署的能力讓它們依然缺少與其他新興Layer1的互聯互通。所以,當DeFi之夏推動多鏈發展後,跨鏈橋的興起也逐漸的讓PolkaDot、Cosmos黯然失色(整體進展緩慢)。
那么我們再來聊聊跨鏈橋。
首先我們明確態度,跨鏈橋確實對目前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們能夠看到的跨鏈橋方案,都是權益之計,它一定不是跨鏈方案的最終狀態。
跨鏈橋是行業目前主要進行跨鏈資產交互、信息交互的方式,跨鏈橋是一個資產交互的樞紐,比如我想要從A鏈將資產跨鏈至B鏈(A鏈與B鏈可能是分別是Layer1或者Layer2),通常是我們在A鏈將資產發送給跨鏈橋(可能是一個合約地址、一個AMM池,或者是一個代理人地址),在跨鏈橋確認收到這個資產後,將資產發送到你B鏈的目標地址,這個過程通常伴隨着監控、信息傳遞/中繼、共識以及籤名。雖然原理大致相似,但不同的跨鏈橋實現橋接的方案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大約有超過100個區塊鏈跨鏈橋,正在用於在 Layer1 和 Layer2 的生態系統中傳輸信息。
行業目前對跨鏈橋的分類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按照不同的特點進行分類我們能得出非常多的橋的種類,那么我們按照橋的用途進行分類,大致能夠得到四類,包括:
資產專用型:僅支持特定資產的跨鏈,比如僅支持將BTC進行包裝向其他生態跨鏈,具有代表性的包括wBTC 、 Wrapped Arweave等。這類橋雖然構建並不復雜,但功能有限,並且在每個不同的目標鏈上都需要重新部署,同時用戶需要對其進行信任。
鏈專用型:這類橋連接兩個不同的區塊鏈網絡,通常支持在源鏈上鎖定 & 解鎖 Tokens 並在目標鏈上鑄造任何“包裝的”資產的簡單操作,專用性強但廣泛性差。代表性的包括Polygon的POS橋、Axie Infinity的Ronin、Rainbow橋,或者專門用於Layer2間跨鏈的Hop Protocol 和 Orbiter Finance 等。
應用專用型:這類橋通常爲一個應用提供對兩個或多個區塊鏈網絡的訪問,但僅限在該應用內使用,但這類橋很難將該功能擴展到其他應用,具備代表性的包括Anyswap、Celer、Thorchain、Liquality等。
通用型:這類橋通常爲跨多條鏈傳輸信息而設計的協議,即專門爲資產的跨鏈進行服務的橋,雖然這類橋具備廣泛性,但通常難以兼顧可信與安全(事實上,這類橋出現安全事故的概率更高),代表性的包括Connext、Polynetwork、cBridge等。
所以總的來看,跨鏈橋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Connext 的創始人 Arjun Bhuptani 針對於此提出了一個叫做“互操作性三難困境”的概念,即鏈與鏈之間實現互操作性,很難同時滿足三個特性,即通用性(在兩條鏈之間傳遞任意數據的能力)、可擴展性(在異構鏈上快速部署的能力)以及無須信任性(最小化信任假設)。
比如Connext 是一個無須信任的跨鏈橋,可以在兩個 EVM 兼容鏈之間轉移代幣,但它不能實現任意數據的傳遞,這意味着它優先考慮可擴展性和無須信任性而非通用性。而Celer、ZetaChain等,則需要通過跨鏈橋的驗證器集合提供額外的信任層,從而犧牲了無須信任性。目前,大多數跨鏈橋的主要使用場景是兩個區塊鏈之間的代幣轉移,因此大多數項目選擇通用性和可擴展性來實現異構鏈上的快速部署,並能保持傳遞任意數據的靈活性,但犧牲了可信性。
以太坊的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今年年初,曾在播客上發表觀點,他認爲目前跨鏈橋並不理想,因爲它們增加了資產轉移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這種對安全性的權衡是因爲資產的攻擊向量在更廣泛的網絡表面積上增加,因爲它在越來越多的鏈和具有不同安全原則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中移動。很多跨鏈橋更喜歡以POS作爲他們的驗證機制,那么對於51%攻擊問題(相對攻擊更容易),則顯得毫無還手之力。
所以,他反對跨鏈橋的大規模應用,並認爲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將資產留在原鏈。
04 詳解 Flare Network
Flare Network 是一個兼容EVM的Layer1,它的特點在於能夠與目前所有的區塊鏈生態(Layer1、Layer2)實現去中心化、安全的互操作性鏈接。
● 狀態連接器 State Connector
Flare Network 的核心組件狀態連接器( State Connector ),是目前行業內第一個爲外部區塊鏈數據構建的共識協議,它是一個用於以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方式證明其它區塊鏈狀態的工具。
任何Flare網絡中的參與者都可以向狀態連接器請求特定事件的證明,但請求的類型需要是嚴格可判定的,如某個地址是否向某個合約存入特定數量的代幣。一個證明過程包括“請求(Request)-請求轉發(Request Forwarding)-數據檢索(Data Retrieval)-證明(Attestation)-共識(Consensus)”五個步驟。
認證提供商提供服務(Flare Network 網絡中的一種節點類型)是State Connector中的驗證者(可以與FTSO數據提供商和驗證商並行運營,後文我們再對其詳述),對收到的需要檢查的數據證明進行驗證,以及網絡參與者從狀態連接器發出的請求和所有數據。網絡中,將具備足夠數量的認證節點,以保證網絡的分散化與去中心化,同時通過分叉協議來防止錯誤信息利用狀態連接器通過應用程序被錄入。
這意味着,任何可確認結果的鏈外信息,都有望通過State Connector以無需中心化第三方的信任、在其他區塊鏈上部署基礎設施來實現溝通的方式進行狀態確認,這點跟當前解決方案非常不同。所以,我們可以在Flare上低門檻的構建智能合約,從任意區塊鏈導入(input)信息,然後通過狀態連接器構建很多有趣的項目。
State Connector能夠以無需中心化第三方的信任、在其他區塊鏈上部署基礎設施來實現溝通的方式進行狀態確認,來實現另一個區塊鏈上查詢任何類型數據,甚至是鏈下真實世界的數據,還能允許區塊鏈更多數據源。而實現上述功能,僅僅需要在Flare上進行更新即可,並不需要其他區塊鏈數據源進行更新,該方案具備較強的可擴展性。所以State Connector本身並不具備局限性,本質上具備較好的可擴展性、通用性,並通過Layer1與分布式的驗證節點實現可信,是目前跨越互操作性三難困境的最佳方案。
當然,State Connector也能夠用於連接外部Web2世界的APIs,來接收事件信息,這意味着鏈上數據的多樣性將會得到進一步的豐富,並推動更多的傳統行業鏈上化、Web3化。
State Connector,正在對數據跨鏈板塊的發展起到較爲重要的影響。
除了State Connector外,Flare Network 生態還包括Flare時間序列預言機(FTSO)、FAssets和Layer Cake跨鏈橋等核心組件。
● 預言機FTSO
FTSO是Flare Network 網絡中的去中心化價格預言機,該價格預言機是基於行業中其他相關價格預言機的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而運行的,爲網絡中的各類應用提供去中心化的價格。FTSO數據提供商(目前已超過140個)和驗證商可以和State Connector認證提供商並行運營,FTSO的數據提供者作爲Flare網絡的驗證者,其負責出塊的概率與節點的股份和作爲數據提供者的表現相關。成爲FTSO數據提供商需要質押FLR代幣,並且網絡中的用戶可以將手中的FLR委托給FTSO的數據提供者,從而獲得網絡的通脹獎勵。
而 FTSO 在Flare Network 的跨鏈橋組建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FAssets和Layer Cake跨鏈橋
目前非EVM鏈中大部分的區塊鏈價值(當然非EVM鏈也可以指代一些不支持EVM的Layer2),仍舊鎖定在非圖靈完備的代幣中,而通常將這些資產進行跨鏈,需要以信任的方式進行。
FAssets是Flare Network 中,針對於非智能合約鏈的跨鏈資產協議,即能夠以可信的形式用於非智能合約鏈的跨鏈,解鎖這些非智能合約鏈原生代幣的價值,並使它們能夠參與Flare上的DeFi活動或跨鏈到其它智能合約鏈上。
FAssets引入了代理人機制,在Flare Network 網絡中分散且數量衆多,當我們想要將XRP、Bitcoin、Litecoin或Dogecoin等非圖靈完備資產,橋接至Flare Network 中時(以XRP爲例),首先需要將資產轉入到代理人所控制的账戶中,而交易發生的監聽、狀態的確認則需要完成State Connector,而在完成驗證後也將在Flare Network 中進行共識。
當代理人確認狀態後,將在Flare Network 中進行鑄造FXRP資產,並由鑄造者支付極小一部分鑄造費用(按照市場確定),並在鑄造完成後發送到我們在Flare Network 中的账戶。
代理人在鑄造FXRP前,類似於目前的借貸,其需要保證超額抵押FLR代幣(2.5倍),比如我們鑄造價值100美元的FXRP,代理人則需要向系統質押價值250美元的FLR代幣,而當質押率低於2.5時,代理人需要隨時補足不足的部分,否則可能引發清算。而在FXRP持有者進行贖回時,他可以向網絡中的任何一個代理人提出申請,並執行贖回(FXRP銷毀),當執行贖回的代理人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贖回,則合約就會給予贖回者100萬美元+5%的損失賠償,代理人也將面臨處罰。當然,當該代理人如果合約中的抵押品價值低於原資產價值時,我們可以獲得全額的賠償。
基於代理人、State Connector以及Flare Network 網絡的共識,FAssets能夠以可信、安全的方式完成這類資產的跨鏈。保險機制將幫助用戶不會在金本位造成損失,僅可能在不會獲得原鏈資產,這種風險依然低於現有其他鏈橋方案,比如中心化多籤或那些中心化鏈橋。
FAssets主要建立非EVM鏈與Flare Network的鏈接,而Layer Cake是一個安全可擴展的跨鏈協議,它可以在智能合約鏈間提供快速、去中心化、多邊受保險的跨鏈服務。與FAssets類似,Layer Cake也是使用State Connector來了解其他區塊鏈的狀態,它本質上能夠讓用戶以可信的方式“指導”或“控制”他們另一個鏈上的資產。一方面Layer Cake具備上述類似於FAssets的“保險”機制,同時通信安全、資產安全由Flare Network Layer1保障。
行業始終在可互操作性上進行探索與嘗試,我們看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曾付出過較爲慘重的經濟代價。而Flare Network有望進一步推動行業,在可互操作性上實現新的突破,讓非EVM鏈上鎖定在非圖靈完備代幣中的價值,讓古典加密流派在新興加密生態中得以延續,同時對現有的可互操作性在技術與制度上實現革新,是目前突破互操作性三難困境的最佳方案。
同樣它爲我們帶來的可互操作性不僅僅體現在鏈之間的信息傳遞、價值傳遞的狹義範圍,它也更加體現在Web2.0與Web3.0之間的廣義互操作,這對於Web3世界的潛在發展,是十分具有意義的。
加密世界的技術與制度,或許正在與價值發現轉變、意識形態演化相匹配。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Flare Network,跨越互操作性三難困境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20969.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