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022, Grace
Data Source: Footprint Analytics
區塊鏈中的新項目層出不窮,雖然是一片藍海但成功的仍然是少數。曾經,那些熱度高漲紅極一時的項目,如今大多都已在熱度散去後淪爲海浪裏的一小朵微弱浪花。但雖敗猶榮,即便“隕落”,他們也依然給了後來者許多啓發。
本文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在 2018 年的熊市中未能登頂的新星。從代幣 Network Bitcoin Cash 和 Ethereum Classic, 到公鏈 NEO 和 EOS 以及平台 Internet Comouter。
Bitcoin Cash,BCH,即比特幣現金。既是支付網絡又是加密貨幣。截至 3 月 9 日,加密貨幣排行榜上市值第 27 位的加密貨幣。誕生於 2017 年 8 月,是 Bitcoin 區塊鏈的硬分叉。在 2017 年 12 月 23 日達成歷史最高的成就,單個 BCH 價值 3,923 美元。其價格大體上與 BTC 維持相似的波動。
Footprint Analytics - Price of BTC and BCH
Bitcoin Cash 分叉時爲了提高 BTC 的 1M 的區塊上限,時至今日已經達成到了最高 32MB 的區塊。每秒處理的交易遠比 BTC 更多。交易費用也比 BTC 要低。 但從市值上來說 Bitcoin Cash 始終不能战勝 BTC。
BCH 延續中本聰的愿景,在點對點支持系統上深耕。通常作爲支付手段,如跨國轉账等。BTC 則往價值儲存工具的道路持續發展,現已成爲數字黃金,支付的功能逐漸淡化。這兩者功能所對應的價值天然有存在差距,BCH 暫無法超越 BTC是定位所限。
探究 BCH 自 2018 年熊市以來遲遲未能成功的原因,除了本身的定位之外,還受到美聯儲加息,縮減資產負債表,美股下跌的影響。錯過了最佳超越 BTC 的時機。
隨着新一輪熊市的即將到來,以及政治因素的影響,BTC 的可能迎來一波新的下行壓力。BCH 作爲點對點支付手段,可能存在更大的流通支付的需求,許多人認爲其將成爲下一個大事件,就像現在人們對 Sonala 的看法一樣。
BTC 硬分叉出 BCH,作爲常與 BTC 一同提及的 ETH 也有自己的姊妹,Ethereum Classic。即便是一個兼具 ETH 技術和 BTC 理念的網絡,亦遲遲未能撼動 Ethereum 的江湖地位。
Ethereum 的硬分叉發生在 2016 年 7 月,爲追回 TheDAO 被黑客竊取的資產,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V神)提出硬分叉設想,最終 Ethereum 分叉成爲 Ethereum 和 Ethereum Classic。
Ethereum Classic 簡稱 ETC,位列加密貨幣排行榜市值 34 位。在分叉中維持了原有 Ethereum 的愿景和理念,去中心化程度和社區自主的更高,但算力支持僅有 15%。如今無論的 token price 還是生態應用,都遠不及 Ethereum。
從硬分叉伊始,原 Ethereum 的創始人和團隊出走,支持並主導了現在的 Ethereum。而 Ethereum Classic 則由新團隊接手。
從支持者來看,Ethereum 分叉時的支持算力達到 85%,支持者遠多於 Ethereum Classic,需求也比 Etheremu Classic 更高。
從生態完整來看,Ethereum 已經成爲公鏈 TVL 之首,而部署在 Ethereum Classic 上項目卻不多。
是以,多方面來看,即便 Ethereum Classic 是當初更爲堅持去中心化理念和社區自主治理的一方,也最終沒能成爲區塊鏈世界的一方諸侯。
NEO,原 AntShares,於 2014 年由達鴻飛和張錚文及團隊在中國推出的公鏈。2015 年在 Github 开源並完成 ICO 的資本積累。NEO 支持自己的加密貨幣,數字資產以及智能合約的开發,可以每秒實現千次的交易。使得其 Token Neo 成爲千倍幣。
Neo 價格上漲的勢頭非常猛。發售之初爲 $0.08,2018 年 1 月 15 日,達到歷史峰值 $198.38,漲幅 2,478.75%。但終究是曇花一現,從 Footprint Analytics 的數據亦能明顯看到整體下跌的趨勢,當前價格爲 $21.27。
Footprint Analytics - Price & Trading Volume of Neo
昔日的千倍幣跌落神壇,成爲目前市值第 77 位,籍籍無名。這並非是加密市場表現不佳的的場外客觀因素導致的,根本上還是 NEO 自身的原因:
NEO 代碼更新不力
生態發展幾乎停滯不前。
去中心化程度弱。投票節點僅 7 個,且爲 NEO 官方部署。
正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如若 NEO 不能解決如上問題,在新一輪的熊市衝擊之下或將持續被超越。
2017 年 5 月,block.one 推出 EOS 作爲智能合約平台和分布式操作系統。一度在 2018 年成爲公鏈之王 Ethereum 的強有力競爭對手。屆時,Ethereum 因交易擁堵,天價 Gas Fee 以及未發布分片技術導致市場對 Ethereum 產生懷疑。
EOS 則以無手續費和極快的交易處理速度爲切入打法,在上线不到半年就曾以 3 萬的單日日活數碾壓 Ethereum 不足 3,000 的日活。被譽爲以太坊殺手。
1)本質是中心化的公鏈
然這位年輕的殺手最終沒能抹殺公鏈之王,而是敗給了自己。EOS 極快的交易處理速度是犧牲了去中心化置換而來的。 EOS 的共識機制存在 21 個超級節點,處理交易,小型的節點運營山根本無法參與其中。超級節點由持幣選舉產生,隱含了賄選的風險。
Ethereum 和 Bitcion 的 POW 共識機制效率低下,EOS 的 委托權益證明機制(DPoS)共識機制效率極高。但區塊鏈的核心是去中心化,EOS 本質上更像是中心化的鏈,這注定無法在去中心化的世界成爲王者。
2)生態薄弱,無殺手級應用
目前活躍的 Top 公鏈幾乎都有自己的現象級應用,至少都有大熱的 Protocol 足以支撐公鏈的發展。譬如,Terra 鏈上的 Anchor。但 EOS 是沒有的。雖然也有一些零星的項目部署,但都未能激起火花。
其次,EOS 官方雖多次表示支持 EOS 的生態建設,但截至 3 月 9 日,EOS 鏈上生態仍像是一篇荒山。這直接導致 EOS 的 token EOS 的價值沒有實際的依托,容易坍塌。
Dfinity,是一個去中心化雲技術平台。成立於 2016 年,頗受風投機構青睞。在 2018 年的熊市中逆勢而行獲得由 a16z 融資的 1.02 億美元,是 a16z 當年最大的一筆對外投資。
Dfinity 的愿景是打造比 AWS 更高效、安全同時兼具可用性的公共雲端運算平台,將區塊鏈網絡交由分布式計算機網絡控制。預計在 2018 年下半年或者 2019 年上半年推出 Internet Computer ,但實際 Alpha 主網在 2020 年 12 上线。
Dfinity 自融資以來兩年有余才交付產品,而該產品卻並非是市場稀缺獨一無二的。團隊的進展過慢。
就區塊鏈 AWS 的目標而言,爲 Web3 开發者提供區塊鏈开發平台服務的 Alchemy 已在 2017 年成立,並在如今爲全球大部分的區塊鏈公司的產品提供動力。
就將所有源代碼都發布到公共領域,Github 2008 年已然存在,是現今絕大多數區塊鏈協議都使用源代碼托管的平台。
允許社區管理 token 的社區自治,亦早已在衆多項目中實現。·
且,Dfinity 的理念設想非常有吸引力,極具去中心化的特徵。但理念設計與現實往往存在天塹鴻溝。 Internet Computer 不斷推遲上线,在一定程度上已失去市場的信任。
區塊鏈世界雖沒有實體,但實際上也像是一個高速旋轉的未开發的地球。對於所有的探索者來說都是均等的機會,成功只能是少數的且沒有統一的模式可參考。但從本文五個曾無限接近於成功的項目的經驗,我們可以得到如下的啓發:
緊跟區塊鏈的發展,針對性解決問題的方案需要及時交付。
避免過多的中心化,構建去中心化的網絡。
沒有邊界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絕對的民主無法實現真正的民主。謹慎社區治理,維持民主結構的權利設計。
本文來自 Footprint Analytics 社區貢獻。
Footprint Community 是一個全球化的互助式數據社區,成員利用可視化的數據,共同創造有傳播力的見解。在Footprint社區裏,你可以得到幫助,建立鏈接,交流關於Web 3,元宇宙,GameFi 與DeFi 等區塊鏈相關學習與研究。許多活躍的、多樣化的、高參與度的成員通過社區互相激勵和支持,一個世界性的用戶群被建立起來,以貢獻數據、分享見解和推動社區的發展。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那些隕落在熊市中的加密新星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209.html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