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確定的是,「不重視過程重結果,不看重苦勞重功勞」已成為一種職場認可的價值觀。
懂得了這一點,我們就要把追求效率作為基本要求,逼迫自己提高效率。
多年前,劉潤老師曾寫過一篇《一個計程車司機的MBA 理論》的文章,文中人物就是一個以方法提高效率的高手。那時還沒有滴滴等網約車。許多開計程車的人,做事方式與效率相差不多。但劉潤老師記錄的一位司機,卻讓人看到完全不一樣的情景。
劉潤有一天要從上海的徐家匯趕去機場,於是攔下一輛計程車。在車上,司機向劉潤分享如何運用智慧賺更多錢,而劉潤老師的分析與總結更是十分精闢,讓人感覺這真是一堂生動有趣的MBA 課。
我們來分享一下劉潤老師筆下,這位計程車司機的過人思維:「我做過資料分析,每次載客後,平均的空檔時間是七分鐘。如果一個起程收十塊錢的裏程,大概要開十分鐘。也就是每一個十塊錢的客人要花十七分鐘的成本,就是九點八塊錢。不賺錢啊! 如果說遇到去浦東、杭州、青浦的客人是喫飯,遇到十塊錢的客人連喫飯都不劃算,只能算是撒了些味精...。」
這哪裡只是一位計程車司機發表的言論,這分明是一位幹練的精算師的論述。而更難得的是,這位司機擁有非常出色的時間成本的概念,一般人很難有這樣的意識。
有了成本核算後,接下來該怎麼辦?
「千萬不能被客戶拉著滿街跑。而是透過選擇停車的地點、時間和客戶,主動決定你要去的地方。」那麼這位司機又是如何做到,主動決定自己要去的地方?
「那天在人民廣場,三個人在前面招手。一個年輕女子,拿著小包,剛買完東西。
還有一對青年男女,一看就是逛街的。第三個人是穿襯衫、外搭羽絨衣的男子,背著筆電肩包。我看了這個人三秒鐘後便毫不猶豫地停在他面前。」
「這個男子上車後忍不住問我,你為什麼毫不猶豫地開到我面前? ……我回答說,現在是中午時分,快一點了。那個女孩子是中午溜出來買東西的,估計公司就在很近;那對男女是遊客,手上沒拿什麼東西,估計不會走很遠; 你是出來辦事的,手上還拿著筆電肩包,一看就是公務。而這個時候出去,估計距離應該不會近。」
這個男子聽完笑笑說:「你答對了,去寶山。」
那麼,他這樣做,效果又是如何?
「一般說來,一個司機每個月能拿三、四萬塊錢。做得好的大概有五萬元左右。頂級的司機每月能掙七萬塊錢。全前市區裡有二萬名司機,大概只有二、三位司機是萬裡挑一,每月能拿到八千塊錢。我就是這二、三個人中間的一個。而且收入很穩定,不會有過大的波動。」
這位司機的邏輯真讓人震驚和佩服。和這位計程車司機相比,別的計程車司機做的是同樣的工作、花的是同樣的時間,但為什麼效益卻相差那麼多?
差別就在於:有沒有效率意識?會不會「用腦工作」?
劉潤老師的這篇文章寫得太好,我認為這是當時我所見過的最生動又最給人啟示的文章之一,所以不僅在管理課堂上建議大家一起學習並討論,而且將這篇文章引用到我的一本書中,並因此宣導一種「市場經濟時代的新敬業精神」。以往,我們宣導的敬業精神,往往是埋頭苦幹的「老黃牛」精神。那麼,當今時代的新敬業精神是什麼?
就是老黃牛也要插上「智慧和效率的翅膀」。
無論做什麼工作,哪怕是最普通、看起來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只要加入思考與方法,就能夠做到高人一籌。當我們從一味地埋頭苦幹中走出來,用心去尋找方法時就會發現,原來每一份工作、每一件事情都可用最省時省力的方式拚出業績及效率。
各行各業都可提高效率。
如何提升效率,我們可以向美國汽車大王福特學習。
他不僅是著名企業家,也是一個真正的效率專家。
福特被譽為「把美國帶到流水線上」的人,為何他能得到這樣讚譽?在某種程度上,是由於他發明了現代流水線作業的方式,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福特是一個酷愛效率的天才,曾對人們浪費時間的各種惡習進行總結並大肆抨擊。
下面是福特所總結,人們浪費時間的惡習,對照一下,我們是否也存在同樣的毛病:
•打太多的電話。
•拜訪太多朋友,每次待的時間太久。
•寫過長的信件,其實只要很短的篇幅就可把事情交代清楚。
•花太多時間處理細枝末節,反而忽略了大事。
•所讀的東西既無法提供任何資訊,也欠缺啟發性。
•花在玩樂上的時間太多,次數也過多。
•與對自己沒有任何啟發的人在一起,時間也過久。
•花太多時間閱讀廣告傳單。
•應該著手進行下一項工作時,卻暫時停頓並想解釋為何這麼做。
•應該去讀夜校吸收知識,但事實上多數人都把晚上的時間用來看電影。
•上班時應專心做好事先規劃的工作,但事實上許多人都把時間用來做白日夢。
•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投注寶貴時間和精力...
在總結這些之後,福特痛心地說:「人們每天花太多時間在這些沒有必要的事情上,
數量相當驚人。除非我們把自己從這些事情中解放出來,否則我們無法成為一個有貢獻的現代人!」
福特總結的這些現象,你是否也有過?
福特的總結,能夠帶給你極大的觸動嗎?
有一位著名的商界精英,工作效率奇高。他是怎麼做到這點的呢?
他在每周一上班日開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當天要做的事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能夠引進新生意、增加營業額的工作。
第二類是,為了維持現狀,或使現狀能夠持續下去的一切工作。
第三類是,必須做,但對企業和利潤沒有任何價值的工作。
在完成所有第一類工作之前,他絕不會開始第二類工作。在完成第二類工作之前,也絕不會著手進行第三類工作。他甚至要求自己:「必須堅持養成一種習慣:任何事都必須在規定好的幾分鐘、幾天或幾周內完成,每件事都必須訂下一個期限。如果堅持這麼做,你就會努力趕上期限,而非無休止地拖下去。」這位商界精英透過現身說法,講述了如何分秒必爭、期限緊縮的價值。
若能照他那樣做,你的工作效率肯定也會大幅提高。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方法總比問題多:商業競爭的解題技術》,作者:吳甘霖)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看結果而非過程、不看苦勞重功勞!職場上「多用腦工作」提升效率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4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