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24年前設置全市唯一一處公有「銀髮族市民農園」,園內44塊小型農地供長者有機耕種,每年超過300人抽籤報名,名額搶破頭,另外全市498處社區關懷據點中,由民間發起設置22處農園,比例不到5%,民代認為銀髮族農園能促進長者終身學習、建立成就感和維持健康,但全市設置率太低,並儘速盤點閒置公有場域藉此活化。
高雄市社會局提供設籍本市年滿65歲以上,對種植蔬菜花卉有興趣、有耕種能力的長者申請「銀髮族市民農園」,目前全市僅一處銀髮族市民農園,位在前鎮區衙信二街與衙信三街交界處,2258平方公尺內劃分44塊小農園,每塊農園佔地約7坪,委由信義樂健社區發展協會管理,一年租金1500元,採報名抽籤制,每年抽籤人數均非常多。
近年有超過300人報名抽籤銀髮族農園,每塊農園平均有超過10人爭搶,地方需求大、中籤率低。當地信義裏長魏伯曆說,原本銀髮族農園是塊雜草叢生、孳生蚊蟲的荒廢地,在地方提案活化後,社會局24年前同意設置,社區大學進駐教授農作知識,每位長者使用有機肥料耕種,作物多屬葉菜類植物和水果,長者們主動學習耕種,也讓心態逐漸年輕化。
一名林姓65歲婦人已在市民農園耕種3年,她表示退休後能在住家附近有塊土地種菜、消磨時間,相當開心,「完全不會覺得辛苦,菜都喫不完!」平時會種地瓜葉、韭菜、空心菜等,還能分送給鄰居親友,稱體力許可的話會一直種下去,唯一困擾就是每次颱風過後都要花大筆經歷重新整頓菜園,連續下雨時也擔心菜葉被泡爛。
市議員湯詠瑜表示,市民農園對於長輩有許多好處,包含終身學習、建立成就感、促進社交、增進健康等,但目前高市市民農園僅1處,希望市府能夠協助地方、增設銀髮族市民農園,並盤點閒置公有場域藉此活化、推廣微型智慧農場,擬定地方計畫申請方案。
市議員李喬如建議,原市區老人家因土地有限,常有耕種需求,建設社會局善用教育部學產地、台糖土地、國有財產局或港務公司土地,找出第二處銀髮族農場,同時讓農業局協助栽植技術,交通局協助載運,民政局協助宣導。
社會局表示,目前已輔導全市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設置小型農園,民眾將收成作物共煮共食,形成互利共生社區,全市498處關懷據點內已設置 22處農園,將持續輔導設置,另外也會加強推廣在地民間團體設置農園,目前位於梓官區已有一間民間慈善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劦助慈善會」設置一處銀髮農園,同樣提供65歲長輩無毒友善種植園區。
社會局說,銀髮農園其中20塊耕地回饋在地信義裏裏民,其餘採公開受理申請及公開抽籤,民間或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自行於鄰近土地設置菜園或魚(蚓)菜共生系統,提供長輩與工作人員栽種,是自行規劃辦理,無須報送社會局核備,據了解約有20處左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高雄公有「銀髮族農園」數量少 長者搶破頭找無地耕種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34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