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各界重視竹筏帆船文化,南島社大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合作,今天上午成功讓竹筏帆船在淡水河現身;南島社大將募資籌建有更大帆的新船,希望明年能航向日本與那國島。
今天一早竹筏帆船現身八裏龍形碼頭,在遊艇護衛下,約9時揚帆出發,不到半個小時就來到淡水老街附近河岸,隨即返航,卻遇逆風及更強水流,操作的船員們趕緊收帆,改以人力操櫓,近11時才把船劃回龍形碼頭。
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簡稱南島社大)總幹事劉烱錫指出,這艘船無法逆風航行,因此需看實際狀況看風力、海流及人力來航行,這次3種技巧全都用上。只能說沒有完全掌握情況,在流水跟風向的掌握度還不是很高。
南島社大指出,竹筏帆船為台灣在世界航海文化的特色,自古以來就分布於台灣四周海域,且延續至1950年代仍然是海上漁獵、交通運輸的主力船舶。後來船身材料由竹管轉化為塑膠管,風帆動力改由馬達取代,常見的塑膠管筏動力船也成了台灣漁港的特色。
劉烱錫表示,在動力可抵抗海流下,傳統竹筏帆船工藝技術,以及船員們對海岸地形、海流、潮流、風況、竹筏操作、跨島航海、漁獵與運輸技術等文化,因不再傳承而跟著流失。
他表示,為了搶救在地的海洋文化,南島社大自2003年起推動東海岸阿美族的竹筏文化重建,逐漸恢復竹筏工藝與海上操作技術,歷經2019年都歷部落號(Torik)號、2022年Sanayasay(綠島)號,到今年的Torik-Sanayasay號,特別以黃槿樹的內皮製作風帆而有突破,終於在6月完成跨越黑潮,往返綠島的航海。
他表示,在Sanayasay(綠島)文化圈中,東部海岸稱作Sanayasay,在台東則稱為蘭嶼,因此推估Sanayasay應是南島文化,只是依原住民看到的島不同而有不同解讀,日本與那國島也有類似情形。
他表示,目前正募資蓋新船,希望說12月份就可以開始取得竹子並進行削皮跟埋沙,最後有彎、綁等技巧。預估明年5月份就能做好了,希望和各地社大交流研討,想把工業化之前的海洋文化找回來。
他表示,依現有技術,做不出來更大船,但有信心把帆再加大,因為目前所做的帆只有過去2/3,畢竟從口傳歷史得知,以前的船可以航海到廈門、福州、香港。所以明年的船帆會做得更大,預計從墾丁出發,經綠島到與那國島後再返航。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淡水河竹筏帆船現身 114年目標新船遠航與那國島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3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