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線型人行道缺實體阻隔,造成行人危險,台北市長蔣萬安去年承諾,5條標線型人行道升級為實體型人行道,但議員批去年只完成282公尺,還有186.9公裏待完成,要求每年至少完成4公裏。市府允諾盤點32條標線型人行道改善。
2020年,就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盼政府推動道路強制設置實體人行道,理由是標線型人行道缺乏實體阻隔,易遭違停佔用,車禍時也無法降低衝擊力道,未連署通過,但也有超過2千人響應。
「北市近三年卻只有不到1公裏轉成實體人行道。」議員趙怡翔指出,蔣萬安去年承諾完成5條實體型人行道,但實際勘查發現其中世新大學前的人行道,長度僅有6.6公尺,居然也被當成是一條,有灌水嫌疑,人行道政績應用完工總長度來計算,否則如此緩慢的進度,實體人行道將淪為數百年工程。
交工處長張建華表示,12米以上路寬至少要有1.5米寬人行道,新工處大多已施工完成,而12米以下在過去都市發展過程較不重視,也因巷道狹窄、住家高層差、巷道停車需求等問題,必須與在地居民充分溝通,有些路段在規畫上較困難,加上近年缺工,發包很容易拖延,都成為設置實體人行道進度緩慢主因。
張建華說,目前以每年20處標線型人行道改實體人行道為目標,截至今年9月已完成5處,剩餘15處也會在年底完成,實際長度約1000公尺,花費約2000萬,若要達成4公裏所需經費至少要多花4倍,但還是要看新工處工作量能否負荷,會盡量朝目標努力,目前已盤點32條寬度較為不足標線型人行道,盼能優先施作。
張建華表示,若要將巷弄內標線型人行道全數改成實體,恐怕緩不濟急,若設置條件困難處,可依國土署規畫,改推「行人優先區」要求車輛限速、禁鳴喇叭等,讓行人可走在中間,將「禮讓行人」帶入駕駛觀念中,未來推動行人安全也能有更顯著進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北市推實體人行道進度慢 惹議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32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