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國際機場12日起連續3天漏水,國門破漏,形象盡失。這並不是頭一遭,而是近3年來的常態,宣稱近6000萬元的航廈防漏工程,起碼還要1年才完工;在高雄市政府積極招商引資、大力推動演唱會經濟、重塑國際都會形象之際,這座機場卻不時「拖後腿」,實在漏氣。
近日有間歇性雨勢,高雄國際機場出境大廳卻滴滴答答,水瀑從天而降,地面擺上「小心地滑」告示牌,空橋下以套塑膠袋的紙箱接漏水,經查漏水點至少8處。
高雄機場建於1942年,曾是空軍基地,1965年改為民用機場,之後升格國際航空站,是南台灣唯一的國際機場,1997年起降架次及旅客運量均達高峰,可惜受SARS疫情、高鐵通車影響,北高國內航線先於2017年停航,近年國際航線又因新冠疫情一蹶不振,好不容易逐步復航,也獲中央核許880億元改建新航廈,預計2030年啟用,但現有「體質」虛弱,逢雨必漏。
高雄近年招進國際大廠、迎來國際巨星蒞臨演唱、黃色小鴨等藝文展演,市長陳其邁更下令在205兵工廠一帶的中山路兩側重劃區推倒鐵籬、鋪草植樹推動「綠地革命」,營造國際都會格局,可惜外賓入境的小港國際機場就先「破功」,讓高雄大大扣分。
機場是國門,肩負國家形象,高雄機場卻跟不上高雄市「轉骨」的脈動,下個雨就漏水,出入境能選擇的航班、航點少得可憐,沒有直飛歐美航線,沒有波音747等雙走道廣體客機可達,有旅日民眾即批,因航點沒直飛高雄,每次返鄉得搭機到桃園機場再拖行李搭車回高雄,民眾通勤成本增高,對高雄商務發展更是不利。
目前高雄機場主要航點仍為航程4至5小時的亞洲城市,新冠疫後桃園機場已達93航點、每周2105航班,高雄機場僅25航點、每周300航班,差距太大,以高雄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演唱會經濟為例,國外歌迷無法直達高雄,恐對高雄留下不好印象。
高雄機場航廈空間不足,建物老舊,轉乘不便,改建工程刻不容緩;市長陳其邁施政作風向來「緊緊緊」,高雄機場可別淪為影響高雄升級的話柄。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標題:星期評論/高雄機場漏水 國際形象漏氣
地址:https://www.torrentbusiness.com/article/125727.html